凱明-TD市場為何失利
4月30日,我國3G標準TD-SCDMA(以下簡稱TD)正式放號一個月,傳來令人震驚的消息:國內最重要的TD芯片廠商——凱明宣布資金鏈斷裂,正式停止運營。“出師未捷身先死”,多年來,我們關于TD的種種期望付之東流。由此,我們總結了哪些經驗教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2107.htm關愛而不溺愛
首先,筆者認為,對一件事情需要有正、反兩個方面看待。在得勢時都是鼓掌歡呼,失勢時墻倒眾人推,這種現象太普遍,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我們需要冷靜地看待一個問題,才比較客觀和公允。
很多很簡單的事,由于有了背景,因此我們謹小慎微。記得2003年,我在編輯一批國外公司老總的新年展望文章時,看到一家大公司的CEO直率地評論中國的TD標準,認為在其他3G標準業已成熟的情況下,沒有必要發展TD。筆者十分理解這位老總的分析和勇氣,但是考慮到影響——這傷害了很多熱愛國產自主標準支持者的心,因此最后還是無情地刪去了這段內容。
這幾年,筆者也參加過凱明的新聞發布會,知道了凱明的背景:由信產部領導牽頭,10多家大企業經過幾年的醞釀、籌資,成立可謂充滿艱辛,其中包括TI等很多外資企業也充滿勇氣地掏了腰包。另外,TD標準持有者——大唐也有一些大公司加盟支持。很多華人公司也在此推出全球首個TD的**用途芯片。……但是,愿望歸愿望,現實是無情的。在全球手機業競爭日趨殘酷的今天,在國內大部制改革涉及人事變動時,凱明-TD這個脆弱的生命遭到如此厄運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我們當初似乎都沒有想到、也不愿意想到這樣無情的現實。因此,數百億元的投資一下蒸發了。
關愛而不放任
其次,在做一件大事之前,我們需要考慮是否會有可持續性,即TD是否會有強大的產業化背景,沒有這樣的背景是否我們愿意持續投入?標準是市場競爭出來的。良好的初衷不能代替實現,愿望之后其實是更加復雜、細致、長期和艱辛的工作,才能適應日趨殘烈的手機市場競爭需要。例如,從一開始,有關部門如果持續地對凱明進行關注、監督和及時輸血,也不至于凱明養兵千日,剛上戰場就犧牲了。
凱明的失利對IT行業是個警醒。目前,我們還有一系列中國標準正在實施,應該對這些標準有更多的關愛。但關愛不是溺愛,需要更清醒地意識到其優勢甚至是劣勢;關愛也不是放任自流、任其自由發展,而是精心地監督、指導和培育。
我國在做自主創新,創新之一是標準的創新。標準創新之路充滿荊棘。但愿我們求索出一條中國式的發展道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