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點評:高清電視頻道運營解困需邁四道檻

        點評:高清電視頻道運營解困需邁四道檻

        作者: 時間:2008-04-28 來源:慧聰網 收藏
          頻道在運營方面,由于存在節目收費過高、用戶設備成本過高、頻道認知程度低、節目內容與數量不多等四大短板,使得高清電視頻道處于“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雖然目前在運營上暴露出諸多問題,但運營企業應從長遠出發,找準市場定位和推廣模式,力促實現用戶群的增長,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良機與市場現狀反差巨大    
            
          作為北京奧組委提出的“科技”的組成部分,北京會將全部使用高清電視技術制作奧運節目信號。目前,北京奧林匹克轉播公司正進行技術方面的準備。屆時世界各地的高清電視轉播設備將有一半以上到北京“集合”,向全世界報道2008奧運盛會。    
            
          使用高清信號轉播奧運是創紀錄的第一次,但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卻存在怎么看的問題?看數字高清電視節目需要高清電視機、高清機頂盒,雖然這些設備都已經很容易見到,但離普及還有一段距離。    
            
          在國內,較早提供高清節目的電視頻道有2005年9月成立的央視“高清影視”頻道、2005年10月成立的上海文廣“新視覺”頻道、2006年4月成立的中影集團“CHC高清電影”頻道。此外,深圳作為國家指定的試點城市,一直走在廣播電視數字化的前列,屬于“第一陣營”,目前深圳廣電集團的已經覆蓋本地。2008年1月1日,央視免費數字地面高清電視頻道開通,通過無線發射的方式。用戶需要符合國家標準的機頂盒才能接收,且目前只有北京能看得到,其他地方正在陸續部署。按照規劃,2008年北京奧運會高清電視轉播,2010年全國達到10個以上高清頻道的制作能力。隨著我國的推廣,高清電視節目進入普通家庭的步伐也會越來越快。    
            
          然而在運營方面,高清電視運營基本情況是“叫好不叫座”。以央視高清頻道為例:由央視旗下的中視傳媒和中數傳媒負責運營。前者負責節目內容的提供,后者負責信號傳送和技術支持。在利潤方面,二者按照7∶3的比例分成。按照預期,2006年發展用戶10萬,收入1個億,扣除本地網分成,中視傳媒和中數傳媒的收入約為5000萬元。事實上,中視傳媒年報數據表明,高清頻道用戶產生的收入僅有300萬元,大部分收入來自和電視廠商捆綁銷售獲得的收入。2007年雖然用戶收入有較大增加,但由于捆綁銷售協議已經過期,總體收入下降了很多。    
            
          其他兩家高清電視運營商上海文廣和華誠數字影業(CHC高清頻道運營商)同樣遇到了客戶群的發展難題。由于和央視的品牌效應、經濟實力、合作渠道都有一定差距,這種困難顯得更為嚴重。    
            
          運營推廣應解決四大短板    
            
          高清電視頻道的推廣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渠道、節目、設備、技術等環節。任何一個方面的條件缺失,都會對整個產業的發展造成巨大影響。按照目前的產業環境,尚需要解決現存的四大短板。    

          首先,節目收費過高。高清節目的收費高,是在接收設備之上的關鍵問題。節目收費高源于制作的高成本。和普通電視節目相比,高清電視節目的制作需要高昂的設備投入和精細復雜的制作技術。目前設備方面國內已經沒有問題,但制作技術還很薄弱,許多方面需要引進國外技術來實現,這樣就使成本比普通電視節目提高了很多。高成本轉嫁到用戶頭上,必然會抬高節目的收費,這是高清電視推廣的最大障礙。以央視高清頻道為例,每月120元的價格,再加上有線電視費用,每戶每月為150元左右。高清頻道有限的節目源和相對高昂的收費,顯然是普通用戶難以接受的。    
            
          其次,用戶設備成本過高。對普通用戶來說,設備成本包括更換現有電視機和購買機頂盒的成本。要想看到真正的高清節目,就需要一臺高清電視和一臺高清機頂盒。如果對于打算更換電視、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花費五六千元更換一套高清電視機并不困難,但對于原有電視尚在使用期內或者剛剛裝了普通數字電視的用戶,讓他們更換全新的設備并不現實,會造成較大的浪費。    
            
          第三,用戶認知程度待提高。對于普通用戶來說,由于鮮有機會體驗高清電視頻道的視覺效果,普通用戶的認知度比較低。加上電視廠商對各種“高清晰度電視機”的盲目炒作,很多用戶對“高清電視頻道”的效果并不抱太大希望。用戶買了高清電視,又和普通的機頂盒搭配,仍然無法享受高清電視節目的效果。總之,如何通過宣傳讓用戶了解高清電視頻道,并提供客戶體驗的機會,是高清電視頻道運營商推廣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四,節目內容與數量不高。目前高清節目源太少是一個綜合性問題。高成本使節目數量受限,帶來的高收費又限制了用戶群的增加。從普通用戶角度出發,如果每月花費150元收看并不豐富的高清頻道,顯然是非常不經濟的。如何提高節目數量、豐富節目內容已經成為各方需要解決的問題。
            
          市場成長需進一步精耕細作
            
          鑒于以上問題,高清電視頻道的市場成長需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首先,市場定位應瞄準中高端消費群體。按照目前的用戶消費水平和消費行為,應將高清電視定位為中高端消費,而不是普及產品。雖然設備價格并不能成為決定性因素,但節目源的稀少卻是廣泛推廣的致命因素。在節目源問題未能根本解決之前,不宜作為普遍推廣產品。普及推廣需要達到三方面的條件:豐富的節目、較低的收費、與現有設備接近的設備更換成本。如果只通過降低收費的方式推廣,設備成本的因素會突顯出來,市場仍然難以高速發展,并且收入和成本的不匹配將對產業發展造成損害。
            
          其次,推廣模式尋求共贏之路。央視在2006年采取了與三家主要電視廠商捆綁銷售的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央視對電視廠商的高昂收費(高達5000萬元的“入場費”,同時每銷售一臺高清電視將支付給央視1440元的年度收視費)頗有“搶錢”的嫌疑。高清節目運營商應和廠商探求雙贏合作,降低家電廠商的合作成本,以求獲得更多的用戶數量。
            
          第三,機頂盒銷售價格應放開。目前數字電視的機頂盒都是廣電獨家提供,或送或購,用戶很難在市場上買到。廣電部門的集中采購不利于機頂盒產業的市場化發展,并容易造成采購的暗箱操作,這也是造成機頂盒價格較高的主要原因。
        開放的機頂盒市場可以使機頂盒價格在競爭中下降,并有利于高清機頂盒的市場推廣,對高清電視產業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第四,廣電應給予更多政策支持。從長遠角度出發,廣電應在政策上扶持,加大對高清機頂盒的推廣力度。比如對高清機頂盒采取補貼的方式,向用戶贈送或以較低價格銷售。這樣會使用戶選擇高清機頂盒的比例提高,為以后高清節目的入戶打基礎。在收費模式方面,廣電可采取打包的方式對高清節目進行促銷。比如購買高清節目可以減少其他節目費用的收取,或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務等。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马县| 黄龙县| 凯里市| 信阳市| 普安县| 方山县| 红原县| 临漳县| 延津县| 惠来县| 景宁| 东海县| 乐平市| 通山县| 五莲县| 临沭县| 青浦区| 霍林郭勒市| 北碚区| 湘阴县| 晋江市| 浑源县| 隆昌县| 新宁县| 寿阳县| 玉溪市| 郓城县| 峨山| 神农架林区| 合川市| 沙河市| 乃东县| 临安市| 筠连县| 呼和浩特市| 韶关市| 拉孜县| 华宁县| 都兰县| 固安县|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