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RS網絡的附加業務:VoIP over GPRS(06-100)
會話發起協議(SIP)是一種信令協議,用于初始化、管理和終止分組網絡之間的語音和視頻會話。與HTTP 或SMTP類似,SIP也屬于文本編碼,具有很強的可擴展性。SIP能夠進行擴展,以支持各種功能和服務,例如移動服務、與現有電話系統的互操作。SIP網絡包括5類邏輯實體。每類實體都具有特定功能,作為客戶端(發起請求)或服務器(響應請求)參與SIP通信,或者同時以兩種身份參與通信。這5類實體是:用戶代理、代理服務器、重定向服務器、注冊服務器和背靠背用戶代理(B2BUA)。VoIP電話應該是用戶代理,因為它是端點實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1178.htm注意,在呼叫過程中,SIP不參與語音/視頻編碼/解碼,而只是為語音/視頻談話建立/終止一次會話。一旦建立會話,語音就由適當類型的編解碼器(如GSM AMR)進行編碼,然后在RTP/UDP/IP中打包。在這里,RTP代表Real Time Protocol(實時協議),UDP代表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IP代表Internet Protocol(互聯網協議)。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咨詢IETF。
該協議的公布名稱為RFC3261。所有SIP消息分為3個部分:
·起始行
·報頭
·消息本體
所有SIP消息的開頭都是起始行。起始行說明了消息類型(在請求情況下,消息為方法類型,在響應情況下,消息為響應代碼)和協議版本。報頭字段包含了信息屬性,這些屬性可以提供更多信息。報頭的格式為:
消息本體用于描述將要發起的會話,它可能出現在請求和響應消息中。
一旦在網絡上建立會話,實時語音數據就會通過RTP/RTCP、UDP 和 IP發送。 這些協議分別在RFC 3550、768和 791 中進行了定義。
RFC 3550指定了為具有實時特征的數據(例如互動音頻和視頻)提供端到端傳送服務的實時傳輸協議(RTP)。這些服務包括:凈負荷類型識別、順序編號、時間戳和傳送監控。這些應用通常在UDP的頂層上運行RTP,以利用它的多路復用和校驗和服務。注意,RTP本身不提供任何機制來確保實時傳送,也不提供其它服務質量保證,而是依靠較低層的服務來實現這些目標。它不能保證傳送和防止無序傳送,也不能確保底層是可靠的,能夠按照順序傳送數據包。根據RTP中包含的序列號,接收方能夠重建發送者的數據包順序。
RFC3550還規定,RTP控制協議(RTCP)應該監控服務質量,并傳輸關于當前會話參與者的信息。
UDP (RFC768) 代表用戶數據報協議(User Datagram Protocol),假定使用互聯網協議作為底層協議。該協議為應用程序提供了一個將消息傳送到其它程序的流程,只需很少的協議機制。該協議是面向事務處理的,不保證提供傳送和復制保護。如果應用需要可靠、有序的數據流傳送,應使用傳輸控制協議(TCP)。
互聯網協議(RFC791、IPv4)實施兩種基本功能:尋址和分割。IP使用報頭中的地址,將互聯網數據報傳送到目的地。選擇傳輸路徑的過程稱為路由。當需要通過“小數據包”網絡傳輸時,它還使用報頭中的字段,對互聯網數據報進行分割和重組。此外,這些IP模塊(特別是網關中的模塊)擁有執行路由決策和其它功能的程序。
互聯網協議將互聯網數據報當作一個獨立實體處理,與其它任何互聯網數據報無關。沒有連接或邏輯電路。在提供服務時,它使用四種主要機制:服務類型、生存時間、選項、報頭校驗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