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考研復試指導:了解政策及早準備
考生關注的200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34所高校復試分數線,日前已向社會公布。34所自劃線高校在公布分數線的同時也公布了各自的復試工作辦法,上線考生應及時瀏覽、查閱各校政策,及早作好參加復試的各方面準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0932.htm除了自主劃線的34所高校外,大部分招生單位的復試時間定于4月初至4月中旬。不同的招生單位差異較大,需要考生及時瀏覽招生單位的網站,以便了解具體規(guī)定。
了解招生單位的復試政策
研究生復試的權重比例,是廣大考生關心的。天津大學在該校公布的200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辦法中指出,考生復試總成績應包括專業(yè)能力考核、綜合素質考核兩部分成績之和,其復試總成績低于120分視為復試成績不合格??忌偝煽冇沙踉嚦煽兒蛷驮嚦煽儼聪鄳獧嘀叵嗉拥贸?,其中初試成績權重為70%,復試成績權重為30%。廈門大學在該校復試錄取工作意見中指出,復試成績的權重占總成績的30%至50%,復試具有否決權,復試不及格的學生將不能被錄取。
自主劃線的34所高??勺孕写_定差額復試比例。從蘭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公布的2008年研招復試方法來看,復試時將實行差額復試方法,復試比例在120%以上,有的高校還規(guī)定生源充足的學院還可進一步擴大差額復試的比例。
中國人民大學在復試規(guī)則中強調要對同等學力考生進行審查。報考該校的同等學力考生是否大專畢業(yè)后工作兩年或兩年以上,是否具有國家四級外語水平考試證書,是否參加了兩門課加試,是否提交了一萬字左右的相當于學士學位水平的論文,以及是否有公開發(fā)表的論文等,都是需要核實的。蘭州大學在該校研究生招生復試方法中,強調要加強對同等學力考生本科主干課程和實驗技能的考查,其中加試科目不少于兩門,同時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難易程度應達到本科教學大綱的要求。
資格審查是復試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從各大高校公布的復試方法來看,都強調了資格審查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按照規(guī)定,各高校在組織復試時,都要根據復試名單復查考生的報名資格,并仔細檢查考生的《準考證》、《畢業(yè)證》、《身份證》等證件的原件,并與學校打印的《報考2008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情況登記表》進行核對。不符合教育部規(guī)定,資格審查不合格的考生,不能參加復試。因而考生在準備復試時,要根據教育部和各高校的要求,備齊資格審查的材料。
體檢也是復試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忌捏w檢標準是招生單位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結合本單位招生專業(yè)實際情況制定并公布執(zhí)行的。考生在報考時應詳細查看招生單位的體檢標準,所有參加復試的考生在復試期間必須根據學院安排的體檢時間到校醫(yī)院進行體檢,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衛(wèi)生部、中國殘聯印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zhí)行,不參加體檢或體檢不合格的考生將不能被錄取。
復試內容各高校有所側重
2008年自主劃線的34所高校復試方式包括專業(yè)課筆試、綜合面試、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等,主要考查考生的專業(yè)素質和能力及綜合素質和能力,有的高校還設有實踐能力考核、心理素質考核等環(huán)節(jié),高校按照“滿足需要,確保質量,突出特色,鼓勵創(chuàng)新”的原則,科學、合理地確定錄取標準。
復試的內容和形式,是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學科專業(yè)特點和辦學特色決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日前公布的2008年碩士研究生復試方法中,強調院系應側重對專業(yè)能力、專業(yè)外語及口語、邏輯分析、創(chuàng)新精神和綜合素質的深度考查。
南開大學各院系也根據各自學科性質的不同設置了新穎的考核內容。該校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yè)在面試中設置了自我展示環(huán)節(jié)??脊賹⒏鶕忌鷮W習和參加社會實踐的情況隨機發(fā)問,考生的回答則是他們的應變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素質的最好展示。同時該校外國語學院設置了“視聽說”環(huán)節(jié),即向考生放映原版電視短片,要求學生復述所聽、所見內容,并表達自己的看法,由此考核學生的聽說水平、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在該校復試規(guī)則中特別強調,綜合素質面試為的是更全面地了解考生情況,考查他們對專業(yè)課以外的其他知識技能的掌握,了解他們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如已發(fā)表的文章、論文等;同時還包括對考生思想政治狀況的考查,對特長、興趣愛好的了解等。
天津大學在200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辦法中指出,實驗(實踐)能力測試對于理工科考生主要測試實驗和動手操作技能,對于文科類考生主要測試理論聯系社會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實踐)能力測試可采用筆試、操作或面試方式進行。(盧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