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歐洲IPTV用戶緣何飆升
歐洲IPTV用戶飆升還在于其三網融合的政策,這也得到了我國有識之士的認同。在剛剛舉行的2008年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CCBN)主題報告會上,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重點強調了與電信運營商的合作。在我國多個省市,廣電和電信運營商已在IPTV等方面開展了合作。
雙向互動受歡迎
在歐洲,IPTV不僅是一種業務,而且還是一個可以融合其他技術和業務的平臺。例如電視購物和固網支付的組合——用戶通過IPTV的購物欄目選擇商品并確認下單,通過后臺將訂單轉到固網支付系統,再通過固網支付終端支付貨款后,等待商家送貨上門;又如證券的在線交易——通過定制軟件和加密系統,一邊看著行情,一邊聽專家分析,同時可以用遙控器實現股票的在線交易。據統計,歐洲平均每個用戶每天看IPTV的時間逐漸增加,開機率也一直在上升,從原來的30%提高到目前的65%以上。其中點播和回看功能最受IPTV用戶的歡迎,用戶70%以上的收視時間用來回看和點播。
同時,IPTV視頻服務功能還在不斷拓展。日前,德國電信公司Deutsche Telekom正為其公司T-Home娛樂性服務增加一系列新的功能。新的服務功能包括以互聯網為基礎的視頻播放,以及通過電腦看照片和聽音樂,同時還能連接到家庭電視機。此外,用戶還可以通過互聯網遠程錄制節目。
政策因素是關鍵
歐洲IPTV用戶飆升的關鍵還在于其開放的管制環境,即電信運營商擁有IPTV運營牌照,可以直接提供IPTV服務。歐洲國家的IPTV傳輸網絡的運營牌照大多由獨立的電信管理局發放,牌照數量沒有預先設定限制,申請程序非常簡便。同時,歐洲各國管理部門鼓勵電信和廣電運營商相互競爭,提供電話、互聯網和電視三合一的業務,有力地推動了IPTV的發展。
歐洲各國基本上都成立了三網融合統一的監管機構,可以制定統一的監管政策。通過體制改革、機構融合,消除了原有縱向體制帶來的阻力,尤其是消除了基于內容層監管而傳導至網絡層的阻力,形成統一的監管目標和協調的政策。
正是基于對三網融合的充分認同,上月底,韓國也效仿歐洲國家對通信業及廣播電視行業的現有管制框架進行了重大調整,新的大管制機構——韓國廣播通信委員會正式成立,作為5個內閣直屬的獨立委員會而存在。同時,日本也已經站在無處不在的“泛在網絡”高度,從更高的發展層面來推進電信網、廣電網和互聯網的融合。
奧運的強有力拉動
2008年北京奧運會這一國際性體育賽事即將舉行,世界各國都逐漸意識到IPTV的獨特作用,并將之列入奧運會的轉播體系。
相比歐洲各國的融合進程,我國三網融合還有一段路要走,但借助北京奧運會的東風,我國IPTV也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并將成為本次北京奧運報道中的最大亮點。今年北京奧運會,IPTV等新媒體首次作為獨立轉播體系與傳統媒體一起被列入奧運會的轉播體系。全球著名咨詢顧問機構IDC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隨著相關部門對IPTV市場政策環境逐漸寬松、IPTV商業模式的深入探索和技術標準的逐步完善,中國將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潛力的IPTV市場。預計到2010年,中國IPTV用戶有望超過1000萬,2011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450萬。
我們已經看到,中央電視臺旗下的央視國際擁有大陸電視(IPTV)、網絡以及手機三大北京奧運轉播權,將首次啟用IPTV轉播奧運。我國臺灣地區“中華電信”公司北區分公司副總經理黃子漢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北京奧運會使得該公司IPTV電視用戶數量激增,同時也使臺灣地區的電視機頂盒銷量大漲。
但我國三網融合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在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廣電與電信依舊分屬于兩個不同的部門管理,廣電和電信之間壁壘森嚴的難題仍未解決。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舒華英教授認為,信息服務業、通信、廣播以及借助于網絡的新興媒體,需要更高層面的監管機構來行使監管的職權,例如可以建立國家信息監管委員會,該機構不代表任何部門的利益,只代表國家利益,利用這一監管平臺進行單純的監管,實現政、監分離,從而克服目前監管權分屬各部門的“九龍治水”的混亂局面。
進入2008年的IPTV產業,正面臨著更寬松的政策環境和更富想象力的市場預期。當然,我國IPTV的迅猛發展還有賴于三網融合政策的推進。只有從監管統一、監管融合的層面突破政策瓶頸,才能最終實現IPTV在中國的輝煌與夢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