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促電子產業發展
技術創新是發展我國電子產業的必由之路。電子產業是集知識密集型、資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為一體的高新技術產業,是信息產業的先導和基礎,但由于電子產業發展迅速,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美、日、歐等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均進行封閉性研究,為制約與控制我國電子技術的發展,搶先在我國申報發明專利,這使我國的產業形勢日益嚴峻.我們必須加快創新步伐,否則我們就會落后,所以說技術創新化是我們的電子產業生存的必由之路.
產業本土化這點上我們做的可以說是比較大的,可是我們談不上強.因為我們在產業鏈中處于本土的只是加工制造環節居多,我們沒有價格決定權,沒有生產許可權,沒有標準制定權.我門產業布局不盡合理,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趨同現象嚴重,缺少特色;主導產業為生產加工型,自營比例不高;原材料、能源等生產要素供給緊張。不管是技術標準調整還是新技術實施都會給我們的產業帶來沖擊.我們在產業本土化過程中要求的話語權和主動權.這樣才能使我們在本土化過程中不至于受制于人.
經營全球化是我們在技術創新和本土化之后電子產業走出去的最重要一點.中國電子產業依然處于以規模和價格為導向的年輪式增長階段,國內許多電子企業還沒有從規模不斷放大、價格不斷降低的產業模式中清醒過來。全球化的表象是產品走向了全球,但背后卻是跨國電子公司的戰略、品牌、技術以及標準的全球化擴散,當中國企業賴以生存的低要素成本環境在全球范圍呈現時,中國低成本的電子加工業位置將會被取代.但是即使冒著血雨腥風我們也要走出去,否在我們只有坐以待斃,中國電子企業要想生存就需要勇敢的沖出去.
中國電子產業必須遵循這樣一條變革路徑:以技術創新推出現產品——新產品拉動新需求——新需求定位新戰略——以新戰略轉變新軌跡——以新軌跡變革新組織——以新組織創造新力量——以新力量走向全球.隨著中國電子企業業的戰略轉軌和組織細胞的快速裂變,中國電子企業業的世界坐標位置才會被重新定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