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出貨量下滑過半 PDA將面臨出局命運?
市場調研機構IDC公布最新調查報告稱,去年第四季度全球PDA發貨量僅68.3萬部,比2006年同期下降了53.2%,比三季度下降了6%。2007年全球PDA的發貨總數為300萬部,比2006年的550萬部下降了44.3%。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79148.htm由于功能與市場定位重疊,PDA在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夾縫中艱難生存。如今的PDA市場已經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市場萎縮、銷量下降、廠商退出,這些似乎已經成了PDA市場的主旋律。PDA未來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PDA發展面臨困局
PDA,英文全稱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即個人數碼助理一般指掌上電腦。PAD原本是被定位于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的中間產品,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競爭對手的增加,PDA在功能上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出貨量和市場份額下降嚴重,發展面臨困局。以前PDA最大的賣點——資料查詢與記事本功能已經變得沒有吸引力,現在連一些基本的手機也整合了大容量電話本、記事本等功能。早期PDA產品擴充性差,很多都已經淪落到僅僅用來看電子書的狀況。
從去年四季度PDA的發貨量來看,全球PDA市場的發貨量已經連續16個季度同比出現下滑。在全球五大PDA提供商中,排名第一的奔邁,發貨量為34.4萬部;第二的惠普發貨量為18.9萬部……。富士通-西門子是去年四季度全球PDA發貨唯一增長的公司,從2006年同期的2.2萬部增長了3.7%達到2.3萬部,而東芝、索尼、戴爾等國際巨頭都已經陸續退出了PDA市場。
在國內,在PDA最流行的時候,生產廠家有五十多家,商務通、快譯通、經理人、震旦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隨著,PDA跌入低谷,商務通、快譯通在內的PDA生產企業就轉型向無線通訊領域發展。例如:以商務通和掌上電腦產品起家的PDA廠商,2000年前后,恒基偉業曾占據國內掌上電腦市場70%的份額,隨著PDA的沒落,2006年恒基偉業就把經營重點轉到了手機上。
智能手機“搶班奪權”
與PDA市場的慘淡相比,智能手機市場可以用蒸蒸日上來形容。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公布去年全球智能手機調查報告稱,2007年全球智能手機的發貨量比2006年增長了53%,達到1.18億部。調查數據顯示,去年智能手機的銷售已經占到全球手機銷售總數的10%。智能手機是通信科技行業增長速度最快的領域,年復合增長率已經達到60%。第四季度發貨更為強勁,同比增長了72%。智能手機已經完成了對PDA的“搶班奪權”。
現在隨著智能手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了手機發展中主流的功能配置,在經過長時間的錘煉之后,智能手機無論在系統反應速度上、功能構架上還是擴展性等綜合能力方面都今非昔比,也衍生出了以商務和PDA為特性的機型。智能手機功能強大,集成了手機、PDA、MP3甚至DC、DV的功能。智能手機在實際的使用中能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多的好處,如炒股的朋友可以安裝專門的軟件在手機上炒股,坐公交車或地鐵上下班的朋友可以安裝游戲來打發時間,而數量眾多的第三方軟件也給予智能手機強大的支持。
“在未來功能更加強大的智能手機最終會成為人們口袋中的唯一電子產品。”在業界人士看來功能越來越強大的智能手機將大量蠶食包括PDA、GPS、MP3乃至數碼相機在內的其它掌上設備的生存空間。
實現與手機相融合是出路
目前,低端的GPS價格已經降至千元以內,PDA不具備競爭力。作為無線上網設備,PDA又受到網速和接入設備的限制。作為多媒體娛樂工具,MP3、MP4已經相當成熟,更重要的是,智能手機已具備了PDA的所有功能并且有手機功能,PDA已無任何優勢。照這種情形發展下去,PDA可能會像當初尋呼機一樣,走上不歸路。PDA廠商要想繼續發展,就必須進行轉型,實現PDA和手機的融合可能是出路。
雖然PDA市場在不斷萎縮,但是并不會馬上消失。首先PDA依舊有一群非常忠實的消費者,尤其PDA市場現在某些行業市場還有較大的吸引力。例如: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就向各區、縣城管大隊配備了執法型PDA執法終端,并在全市范圍內逐步推廣使用。此外,對消費力不高的新興市場來說,PDA的吸引力正在從無到有逐步提高。當PDA發展陷入低谷的時候,有專家就指出,挽救PDA命運的“殺手級”應用是:藍牙、Wi-Fi和蜂窩通信等無線連接功能;GPS導航功能;無線VoIP功能等,而這些功能都是手機的“強項”。如果傳統的PDA融合進進手機的功能,那么PDA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有較好的前景。
另外,由于PDA的研發、生產和手機研發、生產具有一定的相近性,所以PDA廠商轉型生產具有PDA功能的手機相對容易。例如恒基偉業轉型手機后,利用電視直銷的宣傳,商務通兩款手機在2006年完成了6個億的銷售。
因此,PDA通過與手機的融合,能夠“取長補短”,借助手機的功能優勢,重新確立自己的市場位置,找到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