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與PROFIBUS之間網關的實現與測試
FF與PROFIBUS之間網關的實現與測試 | |
呂勇 周侗 王天然 于海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7711.htm | |
一、概述 典型的PROFIBUS閉環控制系統可如圖2所示:DP從站1將現場采樣數據發送到DP主站,并在DP主站完成控制計算,然后由DP從站2將控制量發送到執行器完成閉環控制。整個通訊過程由DP主站進行調度,因此PROFIBUS是屬于分布式基礎上的集中控制模式。 FF H1/PROFIBUS DP網關(以下簡稱網關)由FF H1設備模塊、PROFIBUS DP設備模塊和數據交換管理模塊這三部分組成,其拓撲結構如圖3所示。 PROFIBUS DP設備模塊由基于西門子公司的協議芯片SPC3之上開發的應用程序和相應硬件電路組成,它可以與PROFIBUS DP網段上其他設備進行數據交換,將網關映射成為PROFIBUS DP網段上的一個DP從站。 數據交換管理模塊管理兩個模塊之間的數據通道,主要負責兩網段間通信數據的映射、流量控制、兩種協議報文的轉換等工作,是網關的核心部分。 3、網關工作原理 當需要進行跨網段的信息訪問時,需要對FF設備和DP設備進行適當的組態。在組態過程中,網關的數據管理模塊根據用戶配置的組態信息建立一個反映兩網段中欲交換數據關系的映射表 (DataMapTable),從而保證數據的正確傳輸。 下面以FF設備從DP從站中讀取現場數據完成閉環控制為例來說明網關的工作原理。此時的控制結構如圖4所示:網關中的FF設備模塊映射成為FF H1總線上的一個設備,其中包含一個AI功能塊。 FF設備中的AI功能塊得到調度后,就到數據緩沖區讀取數據。根據數據在緩沖區的位置不同就可以知道所讀取的數據所對應的功能塊輸入端,然后根據FF系統中的組態信息將數據發送到FF設備1中的PID功能塊進行控制計算得到控制量,并由AO功能塊將控制量發送到執行器完成閉環控制。 在對兩個網段進行組態的時候,應該注意調度周期的匹配。如果DP從站1采集數據的頻率比FF功能塊讀取數據的頻率高,會由于數據的覆蓋而造成數據丟失;相反如果DP從站1采集數據的頻率比FF功能塊讀取數據的頻率低,則有可能造成FF設備對同一數據的重復讀取。 當然,網關也可以進行反向的數據交換,即DP從站從FF設備中讀取現場數據并在DP主站中完成控制計算。此時的控制結構與圖4相似,只不過由FF設備1中的AI功能塊對傳感器進行采樣,由DP從站1將控制量發送到執行器完成控制,且網關中的FF設備模塊包含的是一個AO功能塊。 三、網關的測試 由于兩種總線的速度、設備調度機制及鏈路時間的計算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有必要對網關進行全面的測試,以排除網關使用中的隱患。 網關作為兩種設備的集合體,在不同的總線網段上分別表現為FF H1設備和PROFIBUS DP從站,而對于單獨的FF設備或DP設備而言,可以分別由各自的互操作測試系統來檢驗其互操作性。因此,網關測試的重點就在于對數據交換管理模塊的測試。 數據交換管理模塊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根據組態信息通過建立交換數據的映射表(DataMapTable )來正確指導總線間的數據交換,因此,首先測試DataMapTable的正確性。為此,進行如圖5所示的組態,令FF設備中的8個AI功能塊在每個控制周期內分別從8個DP從站中讀取一個數據,目的是讓網關在最大的數據吞吐量下,檢測數據映射關系的正確性。通過監控軟件讀取8個AI功能塊的輸入,并與8個DP從站的數據進行對比,從而判斷各個AI功能塊與DP從站的對應關系是否正確。 對于從FF H1網段向DP網段的數據傳輸測試也采用類似的測試結構,只不過在每個控制周期內是用FF的8個AO功能塊分別向8個DP從站傳遞一個數據來測試數據映射關系。同樣,也用相同的方法對數據有效性的監控進行測試。 四、結束語 目前實現的FF H1/PROFIBUS DP網關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進一步改進,例如不能發送報警事件等。另一方面,網關的測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人工來進行分析和判定,無法做到自動測試,難以對大量數據流進行分析測試。 利用網關能夠兼容差異較大的總線協議的特性,解決了兩種總線之間點對點的互連與互操作的問題。在安裝新的現場總線設備時,可以利用網關和原有的總線設備連接,在在不影響原系統工作的情況下,充分利用了已有資源,減少了投資。 參考文獻 [1] Function Block Application Process Part1-4, Foundation Specification[z]. Austin, Texas,1997. [2] PROFIBUS Specification EN50 170, Version 1.0, PROFIBUS International[z]. Karlsruhe, Germany, 1998. [3] SPC3 Siemens PROFIBUS Controller User Description, Version 1.5[z], Siemens AG, 1996. [4] 何巧麗,胡正國,吳健.現場總線中多總線兼容技術[J]. 計算機應用, 2002, Vol.22(7): 78-80.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