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TD-SCDMA/GSM雙模終端辨析

        TD-SCDMA/GSM雙模終端辨析

        ——
        作者: 時間:2008-01-06 來源: 收藏

          1、概述

          自從中國聯通公司推出“世界風”CDMA/之后,中國市場上刮起了一股的“旋風”,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已出現的模式有:CDMA//PHS、WCDMA/GSM、/GSM,甚至還出現了GSM/GSM雙卡雙號手機。

          關于雙模終端的類型,3GPP給出了以下定義。

          ●TYPE 1:手動模式切換,無模式間測量能力。

          ●TYPE 2:具有模式間測量能力,無多模式同時收發能力,3GPP標準支持。

          ●TYPE 3:包含TYPE 2能力,支持模式間同時接收能力,3GPP標準暫不支持。

          ●TYPE 4:包含TYPE 2能力,支持模式間同時發射能力,3GPP標準暫不支持。

          在我國,實際開發的雙模終端的類型可分為三種,同時,這也是CCSA正在起草的標準的劃分方法:

          ●雙模手動切換終端;

          ●雙模自動切換終端;

          ●雙模雙待終端。

          其中,雙模手動切換相當于3GPP定義的TYPE 1,這種終端由于用戶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幾乎沒有市場需求,開發者也甚少,故本文對此類終端不做討論;雙模自動切換終端相當于TYPE 2,其實,TYPE 2也是目前惟一在國際上被廣泛采用的類型;耐人尋味的是,3GPP中沒有定義雙模雙待的類型,雙模雙待終端是中國市場上出現的一種“特殊終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媒體上,對雙模雙待終端幾乎是眾口一詞,歡欣鼓舞,甚至將/GSM雙模雙待手機譽為國產3G標準的拯救者。CCSA也已組織相關單位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雙模手機的有關標準。

          那么,雙模雙待手機的意義和發展前景到底如何?又存在哪些問題?在此,筆者針對TD-SCDMA/GSM雙模雙待手機進行一些分析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

          2、雙模終端的意義

          首先,的理想目標是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與任何人都能及時溝通聯系,這就是3 W(Wherever、Whenever、Whoever)問題,的發展正是始終圍繞著如何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而發展的,具體可以這樣理解。

          無論任何人(Whoever):“任何人”要求支持巨大用戶量。

          在任何時間(Whenever):“任何時間”要求支持移動中通信,無線通信是前提。

          在任何地點(Wherever):“任何地點”要求無縫覆蓋。

          隨著技術的發展,移動通信系統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要經歷新的更好的系統替代舊的系統的過程,又由于民用通信網絡往往規模巨大,特別是在中國這樣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可以想像,移動通信系統的升級換代是一項非常復雜巨大的工程,既涉及巨額資金的投入,又存在用戶的感受及利益、新系統的運行風險、工程施工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這樣,必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將出現新舊兩套系統并存的局面,而且,新的系統也必然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存在覆蓋不全的問題。

          既然這些問題客觀存在,那我們又該如何解決呢?這正是雙模手機的歷史使命所在,然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并非是一件簡單的任務,網絡側和終端側需要協同起來一起完成這一歷史使命,為此,全世界的移動通信技術專家在3GPP的組織下,經過多年的研究討論并制定了一套詳盡而嚴密的規范,定義了一套雙模間測量和切換的方法,使得用戶在3G網絡覆蓋不到的地方,于不知不覺中就被切換到2G的網絡中了,這就是所謂的無縫切換。值得指出的是,3GPP的技術專家們并未采取雙模雙待的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難道是這些專家們疏忽了這樣的解決方案?我們當然不能輕易作出這樣的判斷,顯而易見的是雙模雙待終端無法實現系統間的切換,更不用說無縫切換了,這就違背了移動通信的3W原則,當然,還會存在其他的一些問題。

          值得強調指出的是,對于GSM終端而言,由于GSM、WCDMA和TD-SCDMA的核心網都是基于GSM的核心網,而CDMA的核心網卻是基于ANSI-41的,所以這種完美的無縫切換只可以在GSM與WCDMA、TD-SCDMA系統間實現,而在GSM與CDMA、cdma2000、PHS 系統間則無法實現。那么,如果把無縫切換比作一道由世界頂級廚師精心制作的美味大餐的話,這道大餐只有由GSM/WCDMA、GSM/TD-SCDMA、 TD-SCDMA,WCDMA的雙模手機的用戶來享用了。

        {{分頁}}

          3、實現架構

          從射頻角度看,TD-SCDMA/GSM雙模自動切換終端的實現架構如圖1所示。TD-SCDMA/GSM雙模雙待終端的實現架構如圖2所示。

          

        TD-SCDMA/GSM雙模自動切換終端的實現架構

          圖1 TD-SCDMA/GSM雙模自動切換終端的實現架構

          

        TD-SCDMA/GSM雙模雙待終端的實現架構

          圖2 TD-SCDMA/GSM雙模雙待終端的實現架構

          由圖1和圖2可以看出,雙模自動切換和雙模雙待終端的區別是前者是雙模分時工作,后 者則可以雙模同時工作。

          4、比較和分析

          從技術角度看,雙模自動終端需要融合的雙模協議棧,具有較高的技術難度,在業界,也只有大唐、凱明、天 (T3G)等為數不多的公司才擁有開發實力;而雙模雙待終端使用獨立的TD-SCDMA和GSM單模協議棧,技術難度較低,所以,開發周期也較短。

        {{分頁}}

          下面重點討論雙模終端的局限性。

          ●切換問題。由于雙模雙待終端不支持連接狀態下的小區切換,給用戶的直接影響是:正在3G系統上進行的業務,在3G網絡小區覆蓋不到的地方,就被強制中斷,用戶的感受將是3G網絡質量很差,掉話率高,脫網頻繁,從而產生厭惡情緒,將會導致3G用戶數減少。

          ●待機時間。待機功耗為兩種模式之和,待機時長減少。

          ●電磁輻射。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加強,手機輻射的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在手機行業,歐美很早就確定了一套標準,即用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值進行衡量。目前,國內還沒有這方面的標準頒布,但據報道,由泰爾實驗室起草的我國的手機輻射標準在技術環節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目前已經向相關主管部門報批。在SAR值的測量中,要求手機以最大功率發

          射,雙模雙待手機由于存在雙模同時在線的情況,因此,在進行SAR值測試時,應該要求雙模同時以最大功率發射,因為對于用戶而言,確實存在這種應用場景。這將導致雙模雙待終端的電磁輻射較大,從而很難通過以后的SAR測試。

          ●網絡質量方面的影響。雙模雙待終端的雙模間存在同時工作的情況,故雙模間的互干擾無法避免,按6 dB靈敏度損失考慮,在雙模均處于連接狀態時,用戶在原小區中的一定范圍內會影響正常業務的進行,特別是當TD-SCDMA網絡采用1880~1920 MHz頻段后,雙模間的干擾將更為嚴重。

          ●成本和尺寸問題。雙模雙待終端的典型實現方式是用雙Modem方式完成2G、3G的通信功能,共用外設,成本上比雙模自動終端也將高出不少,器件占用體積也稍大。

          ●資源方面。從號段資源和頻譜資源方面來看,也是一種浪費。

          如果用戶在雙模雙待終端中分別使用兩個運營商的卡,則必須支付兩個號碼、兩張賬單的費用;并且一個模式脫網后若使用呼叫轉移方式避免丟失服務,則將面臨高昂的呼叫轉移費用,而且短消息無法轉移。若用戶在雙模雙待終端中使用同一個運營商的卡,則對該運營商而言,雙模單待自動切換終端最能節約網絡資源,不鼓勵用戶使用雙模雙待雙號的方式。當然,如果TD-SCDMA/GSM雙模單待自動切換的終端遲遲無法成熟,雙模雙待終端將可能在市場啟動初期獲得一定的市場空間。可以預見,TD-SCDMA/GSM雙模雙待終端的真正意義并不在于雙模,而在雙待。客戶對TD-SCDMA/GSM雙模雙待的需求,類似于對GSM/GSM雙卡雙待的需求。其目標客戶將是那些擁有兩部手機、兩個號碼,希望一部手機就能解決其通信問題的特殊群體。對這部分群體而言,使用 TD-SCDMA/GSM雙模雙待終端的前提是TD-SCDMA網絡能實現大范圍連續覆蓋,而不是熱點地區的熱點覆蓋。

          5、小結

          從設計角度看,雙模雙待終端基本上是第二代和第三代手機解決方案的簡單化堆疊,幾乎無創新意義。從使用角度看,雙模雙待終端完全將2G網絡和 3G網絡割裂開來進行使用,對3G系統定義的系統間的測量、小區重選和切換能力毫無利用,結果必將導致用戶對3G網絡的不滿和抱怨,進而影響3G系統的健康發展。從市場需求看,如果說CDMA/GSM雙模雙待終端的存在是因為CDMA、GSM兩套系統核心網不同而無法實現切換,那么對于TD- SCDMA/GSM雙模終端而言,雙模雙待方式的終端則無多大意義。

          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歐美等國家移動通信系統和技術領先中國那么多,但在其市場上,卻沒有雙模雙待的終端,也許這與不同國家的用戶的文化和生活習慣有關,但也必然與一個國家對移動通信技術及系統的把握和駕馭能力、政策導向以及標準的制定有關。

          作者認為具有切換能力的雙模自動終端才具有切實的意義和較好的市場前景。

        cdma相關文章:cdma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宁县| 南江县| 香港 | 临夏市| 兴海县| 花垣县| 绥滨县| 光山县| 天津市| 深泽县| 凤阳县| 双流县| 遵义县| 思茅市| 正宁县| 尼玛县| 香格里拉县| 临猗县| 大兴区| 东台市| 兴安盟| 隆林| 大邑县| 尚志市| 灌云县| 西吉县| 崇阳县| 二连浩特市| 黔江区| 太康县| 裕民县| 苍山县| 巴彦淖尔市| 山阳县| 登封市| 神农架林区| 娱乐| 新河县| 鄢陵县| 邓州市| 屏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