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業界動態 > 回顧歷史——晶體管誕生60周年

        回顧歷史——晶體管誕生60周年

        ——
        作者: 時間:2007-12-21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在半導體產業迅猛發展的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閱讀這段年前的歷史…... 

            LSI 熱烈慶祝  


            年前的1947年12月,3 名貝爾試驗室的科學家共同發明了,從而開辟了現代電子時代,包括當今的LSI在內的全球性產業也由此。 
         
                           
         
                                    1947年的 


            自此人們與晶體管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這源于 1951 年晶體管首次在LSI位于賓夕法尼亞州Allentown聯合大道 (Union Boulevard) 的原西方電子廠進行常規生產。西方電子 (Western Electric) 當時是一家集辦公室、實驗室、工廠于一體的公司。西方電子和貝爾實驗室都是AT&T(貝爾系統)的一部分。


            由于在紐約的電子管市場不夠大,也不夠成熟,難以滿足日新月異的技術需求,西方電子決定在1946年將公司業務擴展到賓西法尼亞州的Lehigh Valley,并于1947年的晚些時候在Allentown正式投入量產。當第一條晶體管生產線于1951年建成后,一場從電子管技術到固態技術的再培訓計劃也隨之開始。1952年晶體管首次成功應用于電話網絡。


            IOTATRON?


            每一項新發明都需要一個名稱,貝爾實驗室想了好幾個,什么“半導體三極真空管”、“固態三極真空管”、 “表面狀態三極真空管”、“晶體三極真空管”、“Iotatron”等。但最終John Pierce提出并采用了“晶體管”一詞。 


            Pierce 回憶說:“我之所以提出這個名字,著重考慮了該器件是做什么的。那時,它本應該是電子管的復制品。電子管有跨導,晶體管就應該有跨阻” 此外,這個器件的名稱應當與變阻器、電熱調節器等其它器件名稱相匹配。于是我建議采用“晶體管”這個名字。


            這一重要的慶典日前在加利福尼亞州和賓西法尼亞州隆重舉行。


            鑒于Allentown市與晶體管之間的聯系,市長 Ed Pawlowski發表聲明,將今年的12月16日,星期天(也就是晶體管60紀念日)命名為 “Allentown市晶體管日”。


            另外,LSI 將首枚晶體管的副本捐贈給坐落于加州Mountain View市的計算機歷史博物館(CHM),在這里存放著信息時代各種具有歷史意義的紀念物及名人故事。這個博物館是世界上與計算機歷史相關的物品、軟件、文檔、動態及動態影像和名人故事的最大最重要的收藏地。


            昨日的歷史激勵著今日的無限創新。


            LSI的首席執行官Abhi Talwalkar說:“人們常說,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是因為我們站在前輩巨人的肩膀上。在我們慶祝晶體管,這一20世紀無疑最重要的發明誕生之際這句話尤其適合。 幸運的是,發明晶體管的創新精神今天仍然像過去一樣綻放著進取的光芒?!?


            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的首席執行官John O’Toole補充說:“沒有晶體管這個現代微電子技術的基本構建塊,就不會有今天計算機產業的蓬勃發展?!?


            晶體管的重要性起初不被理解。貝爾實驗室名譽總裁 Ian M. Ross 在一篇 IEEE 文章中寫道晶體管的發明“使我們的社會發生了偉大變革,這場變革的深遠意義不亞于鋼鐵的發現、蒸汽機的發明以及英國工業革命?!?nbsp;


                              
        John Bardeen(左)、William Shockley(坐)和 Walter Brattain(右)共同發明了晶體管。


            晶體管的發明工作始于新澤西的默里山,在這里科學家們正在尋找電子管的替代品。電子管雖然能夠放大音樂和語音,并使長途通話在 20 世紀上半葉成為現實,但問題在于電子管功耗大,產生的熱量過多,且極易燒壞。 


            如圖所示,正在探索新的解決方案的科學家——固態物理學理論家 William Shockley、實驗物理學家 Walter Brattain 以及理論物理學家 John Bardeen。

          
            Bardeen 和 Brattain 過去一直在對半導體的性質進行研究。結合他們的專業技術,Bardeen 和 Brattain對另一種半導體材料鍺進行了實驗。鍺是一種具有金屬光澤、金剛石型晶體結構的灰白色物質。晶體管是在一次試驗中偶然發現的,當時 Brattain 正在觀察與兩條相距千分之二英寸的電線接觸的鍺晶體可以產生放大效果。


            使用硅材料的技術被開發之前,鍺在晶體管發展的初始幾年一直被用作半導體材料。硅的儲量更為豐富,是一種更耐用的半導體材料。 


                                   
        圖為 20 世紀 50 年代,在西方電子的Allentown工作間,一名員工正在使用高精度天平稱量成品晶體管


            上述提到的三位發明家共同獲得了 1956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后來,Bardeen被聘請為伊利諾斯大學 (University of Illinois) 的教授;Brattain在華盛頓沃拉沃拉市的惠特曼學院(Whitman College)、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和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做起講師;而 Shockley 在擔任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電氣工程學院的教授的同時還成立了 Shockley 半導體實驗室(貝克曼儀器有限公司的一部分),為硅谷及電子產業的誕生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集成電路的發明者、英特爾公司的創始人等后起之秀都曾在 Shockley 半導體實驗室工作過。


            同時,他們發明的晶體管繼續以或微小或巨大的方式改變著整個世界。


            1954 年,隨著第一臺晶體管無線電的售出,晶體管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這是為晶體管發明者們所稱道的一個發展。


            直到 20 世紀50年代后期,晶體管成為了電子電話轉接系統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也成為便攜式收音機、計算機和雷達等其它重要產品和服務的關鍵組件。


                                  
                                        晶體管發展歷程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晶體管的運行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成本也更低。1959 年,隨著能夠將大量的晶體管及其它電子器件集成到一塊硅片上的集成電路的發明,晶體管取得了新的突破。 

            這些微芯片不僅使得晶體管的創新達到了新的高度,而且還推動了信息時代的發展。


            自晶體管發明以來,其尺寸不斷縮小,到現在,60億(相當于目前全球人口數量)枚晶體管所占面積不過僅為一張信用卡的大小而已。


                                 
                          2007年12月16日成為Allentown市晶體管日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报价| 峡江县| 广平县| 茶陵县| 舞阳县| 栾城县| 修武县| 中西区| 南木林县| 铜山县| 梓潼县| 连南| 无锡市| 盱眙县| 丁青县| 谢通门县| 玉屏| 留坝县| 巴塘县| 洪雅县| 郓城县| 涪陵区| 龙海市| 罗源县| 新巴尔虎右旗| 洪江市| 界首市| 河津市| 黑水县| 利辛县| 淳化县| 铜陵市| 民勤县| 昌乐县| 桑日县| 出国| 丹凤县| 五原县| 桐庐县| 上犹县| 大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