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3GPP LTE小區間干擾協調方案研究

        3GPP LTE小區間干擾協調方案研究

        ——
        作者: 時間:2007-12-14 來源: 收藏

          1 引 言

          隨著和HSUPA等技術的發展,接人技術在今后幾年內將會具有非常高的競爭力。但是為了保證在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比如今后10年以上具有競爭性,則必須考慮接入技術的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在3GPP TR25.814中指出,3GPP長期演進的主要內容包括縮短傳輸延遲,提高用戶數據率,提高系統容量和覆蓋,減少運營商的成本等。

          對于運營商來說,接入技術和接入最重要的性能指標是頻譜利用率和業務QoS保障。為了達到高的頻譜效率,在部署時要盡可能使頻率復用因子接近1。為了提供令人滿意的服務,需要保證用戶,特別是小區邊緣用戶的QoS。對于采用OFDM技術的LTE系統,由于其物理層技術自身沒有小區間抑制的機制,如果采用頻率復用因子為1,會導致小區間的水平增大,特別是位于小區邊緣用戶的性能會受到極大損失。為提高小區邊緣的數據速率,提高系統的頻譜利用率,必須有效減輕小區間

          目前,3GPP內討論的減輕小區間干擾的方式分為3類:小區間干擾協調/躲避;小區間干擾隨機化;小區間干擾刪除。除此之外,在基站使用波束成型天線是一個通用的減輕小區間干擾的方式。本文重點討論小區間干擾協調/躲避方式。

          2 干擾協調/躲避方案

          總體來說,干擾協調/躲避是通過小區間的協調對一個小區的可用資源進行某種限制,以提高鄰小區在這些資源上的SIR、小區邊緣的數據速率和覆蓋。資源包括時域和頻域資源以及發射功率。在頻域上限制資源的使用,使得頻率復用系數大于1。

          小區間的協調包括靜態/準靜態協調和動態協調。靜態干擾協調方式指資源限制的協商和實施在部署時完成,在網絡運營的時期可以調整,但調整的頻率較慢,大于一個業務會話的持續時間。比較典型的靜態干擾協調方式是華為、西門子等公司提出的軟頻率復用方案。在靜態規劃的基礎上,根據網絡負荷、UE測量情況等因素調整資源限制的模式,形成準靜態干擾協調方式,如LGE,TI,Alcatel,Qualcomm等公司的提案。

          動態干擾協調方式指資源限制的協商在網絡運營時期動態調整,調整的時間尺度為幾個到幾十個TTI,遠小于一個業務會話的持續時間。比較典型的動態干擾協調方式是Nortel、Lucent公司的方案,LGE、Alcatel、TI、Qualcomm等公司也都有相應的動態協調提案。

          2.1 靜態干擾協調

          靜態干擾協調方案使用軟頻率復用因子,即頻率復用因子是可變的。小區中心的頻率復用因子為1,小區邊緣的頻率復用因子為3。如圖1所示。

          

          小區中心所用的子頻帶用較小的發射功率,設為Pintra。小區邊緣所用的子頻帶用較大的發射功率,設為Pedge。定義Power Radio=Pintra/Pedge。當Power Radio=0時,相當于頻率復用因子為3的小區復用;當Power Radio=1時,相當于頻率復用因子為1的小區復用;Power Radio的大小可以基于業務分布的變化進行動態調整,隨著Power Radio的減少,CEU的數量增多,CCU的數量減少。

          這種干擾協調方式還可以進一步演化為半靜態的。首先為每個小區的所有扇區預留相同的子頻帶,然后根據業務分布,動態調整頻率的分配,使邊緣的子頻帶比例隨業務分布的變化而變化。半靜態干擾協調需要Node B與RNC之間的信令交互,交互步驟如下:

          (1) 每個Node B通過信令告訴RNC其小區邊緣的業務量。

          (2) RNC根據各小區的業務量大小按比例分配相應的頻帶給各小區。

          (3) 若結合時域調度使用,則RNC同時通知各小區預留時隙的分配。

          若要采用時域調度,需要ETUR支持各Node B之間的同步機制。在此前提下,RNC將不同的時隙分配給各Node B,供其與小區邊緣用戶通信使用。

        {{分頁}}

          LGE提出的抑制干擾方案也屬于準靜態干擾協調。第一種方法是將總的可用帶寬分為若干個塊,相鄰小區相同區域使用相同的頻率塊(同一小區不同區域使用不同的頻率塊),從而減小Node B間發生同頻干擾的概率,這種方案比較容易實現。在用戶分布均勻時,可以很好地抑制干擾,提高系統性能。但當用戶不均勻分布,存在一些頻率塊不夠用,而另一些頻率塊沒有被使用,嚴重導致系統性能惡化。LGE的第二種方法是基于優先級的資源分配。在相鄰小區中,對于不同的頻率塊賦予不同的優先級,如圖1軟頻率復用為了在3個相鄰小區內抑制小區間干擾,整個帶寬被分為3個頻帶塊來抑制小區間干擾,如圖2所示。

          

          Qualcomm從圖論中著色集合復用的角度來考慮干擾抑制問題,通過使用著色可以盡可能降低各個小區間的同頻干擾,從而獲得最大的容量和小區邊緣速率的提升。對于每個UE,系統分配給他一個頻率復用策略,且每種策略對應一個頻率復用集合,頻率復用集合是由對當前小區干擾最嚴重的若干小區組成的集合。為了實現通過動態調整頻率復用來減小小區間干擾,可以使用不斷改變UE的頻率復用集合來表示。若發現來自某個小區某些頻點的干擾很大則將其加入頻率復用集合并相應調整所分配的頻點。

          2.2 動態干擾協調

          動態干擾協調主要通過Node B的實時調度,在相鄰小區間協涮無線資源的使用,以達到干擾抑制的作用。由于OFDM技術的使用,資源凋度可以分別在時域和頻域兩個維度上實現。

          Nortel的方案通過時頻分配來抑制小區間干擾,其基本的時頻資源單位為{1符號

        藍牙技術相關文章:藍牙技術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鸣县| 阿鲁科尔沁旗| 高密市| 三江| 攀枝花市| 柘荣县| 息烽县| 闸北区| 年辖:市辖区| 郑州市| 库车县| 嫩江县| 禹城市| 福州市| 平湖市| 新津县| 营山县| 红安县| 禹州市| 东至县| 翁牛特旗| 乌拉特前旗| 永年县| 宁南县| 宜丰县| 尚义县| 瓮安县| 赣榆县| 元谋县| 永修县| 黔东| 德保县| 晋中市| 忻城县| 曲周县| 修水县| 红安县| 中江县| 荃湾区| 高尔夫| 宝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