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吞并7電子企業 IT業巨無霸將誕生
——
“這是國資委推進的一項重組計劃,很快就將對外界宣布。”中國電子辦公廳丁主任在接受記者詢問時證實了該重組計劃,這也是中國電子首次對外界承認此敏感事宜。
他表示,長城電腦集團將全盤并入中國電子,這已經得到國資委的批準,目前兩家公司正在協商具體的重組方案。同時,他表示南京有6家企業參與此次重組,“中國電子已經開始履行出資人的角色”,與此前業界的猜測不同,中電通訊(CECT)與普天并不在列。他不愿意進一步透露具體的名單。
隨后了解到,在7月26日到27日舉行的半年工作會議上,中國電子在內部宣布了重組的具體進程。
從另一位知情人士處獲悉,中國電子一股腦吃下的6家南京企業為南京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南京華東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南京金寧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南京科瑞達電子裝備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南京長江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南京三樂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實際上,前4家已在今年上半年重組完畢,后2家在去年就已經收歸中國電子旗下。其中,熊貓電子最為引人關注,因為這家公司是國內大型綜合電子企業之一。
而業界最關注的應數中國電子與長城電腦集團的合并方案以及人事安排。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CEC組成了以現任總經理楊曉堂為首的小組牽頭重組方案。據稱,要在8月20日前交到國資委的案頭。
實際上,重組的端倪早在幾個月前便露出。當時接替王之擔任長城電腦集團新董事長的陳肇雄,此前恰好是CEC的副總經理,曾任CEC研究院院長、中國電子產業工程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等職,是地道的CEC人。因此,有人猜測其任職只是一個過渡性措施。
業界猜測,如果順利的話,今年年底之前,兩家公司將完成合并。而這將成為國資委“在一個行業中大企業數量不宜過多”改革的樣板,甚至成為“大企業戰略”的里程碑。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CEC),簡稱中國電子,系1999年整合電子部旗下的企業合并而成,擁有16家全資子公司、30家控參股公司、2家境外公司和7家上市公司。但其經營狀況乏善可陳。
了解到,CEC通報今年上半年業績時用了這樣的話:“銷售收入零增長、銷售利潤負增長、成本快增長”。它需要通過整合來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根據此前披露的數據,目前CEC的資產總額約400億元,長城約120億元,南京華東電子集團總資產近70億元,南京金寧電子集團總資產近10億元,南京熊貓凈資產近14億元,南京三樂的注冊資本為2.3億元,南京長江電子的注冊資本為1億元。粗略計算,新組合的公司資產總額至少有620億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