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海信芯片圖謀老大生產制造轉型技術專利商

        海信芯片圖謀老大生產制造轉型技術專利商

        ——
        作者: 時間:2005-07-20 來源: 收藏
          隨著“信芯”芯片的誕生與批量生產,不僅結束了國產彩電芯片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而且將嘗試由生產制造商向技術專利商轉變,目標是成為我國最大的芯片供應商。 

          作為全球彩電生產及銷售的第一大國,我國每年生產彩電7300多萬臺,然而這些彩電沒有一顆“中國芯”,彩電核心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成為國內彩電業的最大軟肋。前不久信息產業部在北京發布了由集團研發的我國音視頻領域第一枚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化的數字電視處理芯片——“信芯”。日前,分布在青島、遼寧、貴陽、淄博和臨沂等地的5大彩電生產基地同時正式下線批量生產“信芯”彩電,標志著年產7300多萬臺的中國彩電全部依賴外國芯片的歷史就此結束,我國彩電裝上了“民族芯”。 

          據專家鑒定,這枚被命名為“信芯”的芯片采用國際先進的0.18微米制程,集成了近200萬個邏輯門,700多萬個晶體管,芯片設計達到了百萬門級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水平,其結構設計與關鍵算法設計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夠完全替代國外同類產品。工程師出身的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說:“數字電視常用的核心芯片包括接收與解調芯片、解碼芯片以及數字視頻處理芯片,數字視頻處理芯片是分量最重的一枚芯片。” 

          芯片被稱為電子信息產業的心臟,也是決定彩電功能、性能的核心技術部件。與此前取得芯片研發技術突破不同的是,“信芯”芯片已正式實現批量下線,其大規模產業化的前景,給人們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間。 

          海信集團總裁于淑珉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海信計劃今年生產“信芯”100萬片,每片大約比國外的同類產品便宜5美元。據海信測算,“信芯”產業化后,10萬片的規模就可實現盈利。于淑珉透露,芯片產業化后,海信將嘗試由生產制造商向技術專利商轉變,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大的芯片供應商。


        關鍵詞: 海信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城县| 昌宁县| 长宁区| 麻江县| 永胜县| 泰和县| 融水| 新余市| 桃源县| 河西区| 阜南县| 泰和县| 九江县| 潜江市| 景宁| 六枝特区| 北海市| 邵东县| 福清市| 怀仁县| 景德镇市| 石城县| 罗城| 浏阳市| 锡林浩特市| 桓台县| 中卫市| 思南县| 泗阳县| 达孜县| 沂源县| 大埔区| 定远县| 普兰县| 昌平区| 弋阳县| 广安市| 合水县| 饶河县| 都昌县|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