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網絡與存儲 > VITESSE:亞洲將成為光纖發展的中堅力量

        VITESSE:亞洲將成為光纖發展的中堅力量

        ——
        作者:eepw 時間:2007-11-24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雖然目前主導寬帶接入市場的技術是DSL和Cable Modem,但無須質疑的是FTTx網絡更能滿足IPTV和VOD這些寬帶應用帶來的高帶寬需求。據KMI Research的統計,2005年FTTP(到駐地)用戶只占全球寬帶用戶的2%,而今年有望提升到9%,到2009年這一比例將增長到16%。作為“最后一英里”的理想解決方案,FTTx因接入端的不同可以分為:FTTH、FTTB、FTTC以及FTTP。但無論哪種形式,PON(無源光網絡)都是公認的首選技術。PON系統由局端設備OLT(光線路終端)、用戶端設備ONU(光網絡單元)和ODN(光分配網)組成,所謂“無源”,是指ODN全部由無源光分路器和等無源光器件組成,不包括任何有源器件。
        就是一家專注OLT和ONU兩端的光器件的公司,擁有超過10年的高性能光器件開發經驗。的標準IC產品大多是PMD產品,包括激光驅動器(Laser Driver),限幅放大器(Limiting Amplifier)和跨阻抗放大器(Transimpedance Amplifier)等。PMD指物理介質相關子層(Physical Media Dependent),是物理層的一部分,負責信號的傳送包括信號的放大、調制和波的整形。

         
        圖 的產品集中在OLT和ONU兩端

        GPON與EPON的并存
        介紹到PON技術,VITESSE高級工程師趙蓮女士表示目前PON技術可細分為幾種,不同的數據鏈路層技術和物理層PON技術結合形成了不同的PON技術,例如ATM+PON形成了APON,Ethernet+PON形成了EPON,ATM/GEM+PON則形成了GPON,這是各種PON技術之間的最大區別。目前,PON的代表技術為EPON和GPON技術。
        EPON由EFM(Ethernet in the First Mile)工作組提出并在IEEE 802.3ah標準中進行規范,它在PON層上以Ethernet為載體,上行以突發的(Burst Mode)Ethernet包方式發送數據流,PON可提供上下行對稱1.25Gbps線路傳輸速率。EPON由于其技術和成本的優勢,并且因為EPON采用Ethernet為載體,更加適用于IP業務。同時,考慮到IEEE制定802.3ah的初衷是為了接入IP數據業務,并沒有對TDM業務接入的時鐘同步、時延和抖動等方面做特殊要求,因此難以承載話音或電路型數據專線等TDM業務。所以業界普遍認為EPON可以作為以數據業務為主的居民用戶接入技術。

        GPON標準G.984.x是以原先的APON為基本框架,重新設計了新的物理層傳輸速率和TC(傳輸匯聚)層。其下行最大傳輸速率可高達2.488Gbit/s,上行最大傳輸速率達1.244Gbit/s。GPON采用了兩種封裝方式(Encapsulation),除了傳統的ATM外,還在TC層采用了一個全新的TC層適配協議GEM(GPON Encapsulation Mode)。因此GPON的TC層本質上是同步的,使GPON可以支持端到端的定時和其他準同步業務,特別是TDM業務。當然,GPON目前還處在研發階段,成本優勢還無法體現,并且考慮到EPON已經占領了多數FTTH市場,企業用戶將是未來GPON主攻的市場。

        亞洲的力量
        亞洲地區已經成為FTTx光纖技術的一個重要地理概念。趙蓮女士介紹說亞洲市場部署光纖寬帶的速度在今后2年將超過北美和歐洲,日本和韓國是亞洲寬帶的主力市場。日本從2000年開始部署EPON骨干網,預計到2010年擁有超過3000萬的用戶,日本最大的電信公司NTT選擇的是技術更為成熟的EPON,而NTT的競爭對手KDDI則選擇了GPON。韓國部署起步較晚,開始與2005年,同樣以EPON為主,預計到2010年韓國的電信運營商KT(韓國電信)將擁有2000萬的光纖用戶。顯然,亞太地區GPON的規模還很小,亞太地區在2008年前的部署規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日本和韓國之前部署的EPON系統是否成功,他們是否會像很多機構預測的那樣轉向GPON,而2008年之后,GPON在亞太的部署規模將主要取決于中國和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的部署規模。
        除了市場的壯大,亞洲地區在FTTx光纖寬帶的產業鏈條上同樣舉足輕重。因為幾乎所有的光纖模塊生廠商都在亞洲,包括日本的NEC、住友、中國的飛博創、海信以及和中國飛通公司合并的NeoPhotonics等等。同樣在系統廠商環節包括日本的三菱電子、住友、日立,中國的華為、中興和UTStarcom,韓國的Corecess等等來自亞洲的力量。

        圖 FTTx全球部署發展情況
         
        數據來源:SG Cowen & Co.



        輔助閱讀:
        Vitesse Semiconductor —— We are ready for ASIA

        Vitesse成立于1984年,致力于為通信及網絡存儲提供低成本高性能解決方案。目前擁有700多名員工,2004年全年收入中,其以太網產品占總收入的10%,存儲產品占35%,通信產品則占55%,2005年的收入超過了一億九千萬美元。該公司解決方案和產品覆蓋了三個部分:以太網,包括交換機、PHYs和MACs;網絡傳輸,包括PON、FTTX、高速數據鏈結;存儲,包括光纖、SAS、SATA。其客戶遍及世界各個角落,例如戴爾,IBM,華為,中興、HP,西門子,北方電訊等等。其中,在亞洲的客戶超過了150家,有50家是在近兩年內建立的。
        Vitesse的總裁Lou Tomasetta認為,在今后的2年內,以太網將會完全完成向千兆轉變,亞洲的存儲市場將會超越PC及以太網,在未來的5-10年內,存儲仍然會占很大一片市場份額,設計及制造成本將會下滑。
        以太網在1983年由IEEE802.3工作小組通過其10Base5標準,成為以太網絡,傳輸速率為10Mbps,1995年該小組通過802.3u標準,稱之為高速以太網,傳輸速率可達100Mbps。1998年802.3小組又通過802.3z標準,成為超高速以太網,速率為千兆。
        2005年11月17日,Vitesse宣布其千兆以太網PHY端口的銷量已經超過了1500萬美元。其GEPON設備以及中小型企業交換機都獲得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Vitesse以太網產品部副總裁Martin認為,這對于Vitesse來說是一個里程碑,說明了我們可以向我們的合作伙伴提供世界級的千兆以太網PHY產品線。我們的專利架構、混合信號強度以及關注于PHY技術使我們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脫穎而出。” 
           Vitesse在業界第一個推出整合5口及8口的千兆以太網交換機,也是第一個推出24口千兆以太網晶片的公司。其首款16口及24口千兆以太網交換機集成了8個PHY和一個嵌入式V-Core處理器,可提供OEM和ODM廠商一種能夠減少現有交換機系統原件數量的SoC解決方案。據Lou Tomasetta稱,Vitesse交換機的每個口電源功率低于600mW,與競爭對手的多芯片方案相比,降低了25%。


        關鍵詞: 光纖 通訊 VITESSE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玛县| 武夷山市| 张家口市| 黎川县| 虎林市| 石狮市| 山西省| 洛阳市| 疏附县| 凤翔县| 镇安县| 水富县| 荔浦县| 道孚县| 常宁市| 乐平市| 新民市| 城市| 屯门区| 普安县| 锡林郭勒盟| 阿合奇县| 中西区| 邵阳市| 曲沃县| 上林县| 沁水县| 宜良县| 新巴尔虎左旗| 隆林| 辽宁省| 山东省| 临洮县| 乳源| 唐山市| 二连浩特市| 伊川县| 安乡县| 电白县| 蓬安县| 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