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PIC單片機引腳中斷程序的設計技巧

        PIC單片機引腳中斷程序的設計技巧

        ——
        作者:山東省寧陽一中 殷建彬 時間:2007-11-20 來源:單片機及嵌入式系統應用 收藏

        1 簡 述

            所有的中檔系列,PORTB端口最高的4個引腳(RB7~RB4)在設為輸入模式時,當輸入電平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發生變化時,可以讓單片機產生中斷。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引腳狀態變化中斷。

            在設計引腳中斷程序時,有三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一是,在清除P0RTB中斷標志位RBIF之前,必須安排一條必不可少的,以PORTB端口數據寄存器PORTB為源寄存器的讀操作指令。放置這一指令的目的有時并不只是為了讀取有用的數據,而是為了取消狀態變化的硬件信號,以便順利清除RBIF標志位,為下一次中斷做好準備。二是,由于端口PORTB是引腳電子變化中斷,即無論引腳出現上升沿還是下降沿都會產生中斷請求,所以必須處理好不需要的虛假中斷。三是,一般都利用的引腳功能來檢測按鍵,所以必須處理好按鍵消抖的問題。

        2 引腳中斷程序設計

            在主程序里先設置有關的寄存器。

            ◇設置TRISB寄存器,使RB7~RB4相關的引腳處于輸入狀態;
            ◇如果需要弱上拉,通過OPTION_REG的第7位設置;
            ◇RBIF=O;
            ◇RBIE=1;
            ◇GIF=1。

            響應狀態變化后的中斷服務程序。
            ◇檢查RBIF是否為l,為l則是引腳變化引起的中斷;
            ◇調用延時程序,延時20~30 ms,目的是為了按鍵去抖;
            ◇判斷是引腳出現上升沿還是下降沿引起的中斷;
            ◇調用按鍵處理程序;
            ◇讀PORTB口的值,取消狀態變化的硬件信號;
            ◇清除RBIF標志。

            筆者認為上面程序設計最大的問題是在中斷程序里調用延時程序。大家知道,中檔只有8層深度的硬件堆棧,在中斷里調用于程序出現極易堆棧溢出的情況。另外,PIC單片機中斷程序人口只有一個,在響應中斷的請求時,PIC單片機就會自動把全局中斷的使能位(INTCON的第7位GIF)清除,這樣其他中斷就暫時不能被響應(此時,如果別的中斷發出的中斷請求,標志位將一直保留著),直到這個中斷程序退出后才會得到響應。這就要求我們設計中斷程序的時候必須盡量短,避免調用子程序,更不要在中斷里進行復雜的運算。

            下面給出筆者設計程序時的思路。

            當引腳狀態變化引起中斷時,在中斷子程序里首先判斷引起中斷的原因是不是我們需要的變化引起的中斷。如果是,不要在這里延時,而是設置一個標志位,接著清除中斷標志,退出中斷。中斷程序如下:
        else if((RBIE&RBlF)==1){ //如果引腳變化引起中斷
            if(RB4==0){ //RB4上的按鈕接地
            key=1; //按鍵標志位置位
            }
            RBIF=0; //清除引腳中斷標志位
            }

            其中,if(RB4==0)語句相當于讀取了PORTB端口數據寄存器,取消了狀態變化的硬件信號。

            下面詳細介紹怎么樣進行按鍵去抖。

            首先,在定時器中斷里設置一個lms的時間基準標志位“SYSlms”,每到lms,“SYSlms”便置位。程序如下:
            unsigned char count;
            if((ToIE&TOIF)==1){ //定時器中斷
            TMRO+=0x09; //每250μs中斷一次
            if(count==4){
            count=0;
            SYSlms=l; //系統時間標志
            couot++;
            }   

            T0IF=0; //清除時鐘中斷標志位
            }

            有了這個時間基準,便可以在主程序里進行按鍵去抖處理了。為了更好地利用這個時間基準,定義一個消息標志SYSTime,筆者把它稱作時間消息。為了讓這個消息有自我發布和自我消失的功能.定義了如下一個宏:
            bit SYSTime;
            #defincTimeEnahle()SYSTime=0,if(SYSlms){SYSTime=l;SYSlms=0;)

            可以把TimeEnable()放到主程序死循環的任何地方,每當程序執行這個宏,SYSTime就會清零,這就是標志位的自我消失.如果在定時器時間基準標志位SYSlms已經置位的話,SYSTime就會置1,這樣別的程序就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消息了,這就是消息的自我發布。下面就是利用這個時間消息來進行按鍵延時去抖的,首先看一下按鍵掃描子程序;
            void seaakey(){
            unsigned char KeyTime,KeyTask;//定義任務時間參數、
            //任務參數
            switch(KeyTask){
            case0:if(key){
            KeyTime=30; //準備延時30 ms
            KeyTask++; //準備好下一個任務
            kcy=0;
            }
            break;
            case I:KeyTime--; //延時30 ms
            if(KeyTime==0)Key+ask++;
            break;
            case2;if(RB4==o){
            //調按鍵處理程序
            KeyTask=0;
            }
            else KeyTask=0;//退出任務
            break;
            }
        }

            在主程序的死循環中這樣用:
            while(1){
            TimeEnable();
            If(SYSTime==1){scankey();)
            //在此可以添加其他程序

            只有有時問消息的時候才執行按鍵掃描程序。可以看到,進入掃描程序執行第一次的時候,程序首先判斷按鍵標志位有沒有置位,置位的話(也就是有按鍵按下的話),任務時間參數(KeyTime)賦值為30,這是延時30ms,去抖,當然你也可以設置為其他的時間值;同時任務參數 (KeyTask)加1。1ms后,再進入掃描程序,這個時候掃描程序執行casel的語句,這樣30次后(延時了30ms),任務參數(KeyTask)加1,值為2。lms后,再進入掃描程序,將執行case 2的語句,首先在這里再次判斷是不是按鍵還在按下,如果是就調按鍵的處理程序,如果不是。就退出按鍵掃描程序。在這里,還可以加入按鍵是否抬起的判斷程序。

            這樣設計的引腳變化程序,CPU開銷小,效率高,不會出現堆淺溢出的問題,提高了系統的實時性。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尤溪县| 陆川县| 台中县| 顺平县| 中宁县| 通辽市| 罗源县| 南宁市| 房山区| 蓬莱市| 菏泽市| 临邑县| 丹江口市| 都江堰市| 铜梁县| 吉首市| 泉州市| 临猗县| 开鲁县| 神木县| 洛南县| 武冈市| 光泽县| 乡宁县| 贡嘎县| 沂水县| 堆龙德庆县| 沈阳市| 绵竹市| 射阳县| 万源市| 昌平区| 苏尼特左旗| 水城县| 于田县| 太原市| 绥中县| 教育| 巨鹿县| 洞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