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IA 第二季臺灣IC業產值較第一季增長8%
——
TSIA估計,我國臺灣IC產業Q2產值將達新臺幣2,547億元(約合人民幣671億元),較Q1增長8.0%。其中,IC設計業者在連續3季的庫存調整后,存貨壓力應可獲相當程度減輕,加上消費性電子熱賣帶動,業者營收可望有增長空間。在制造業方面,由于TFT LCD熱賣,帶動相關高壓制程需求上揚,雖平均價格(ASP)有滑落的跡象,但整體產值依舊持續上升。而內存價格迅速下跌,則將稀釋我國臺灣業者產能開出的效果,但預計整體營收仍將小幅增長。
由于季節因素與客戶修正存貨的影響,預計Q2封測產值將較Q1小幅滑落,但國外IDM業者來臺尋求封測產能狀況仍持續,加上DRAM轉換至DDRII所引發的封測需求,下半年甚至可能會導致相關測試產能發生短缺現象,預計整體產能利用率從2005年Q2起將逐步走升。
此外,TSIA指出,我國臺灣IC產業產值Q1增長幅度,落后全球半導體市場約12.8%的水準,一方面可能因Q1全球半導體主要增長動力,包含DRAM、快閃內存(NAND 型Flash)、MPU、車用電子零件、通訊用芯片與消費性audio/video芯片,而臺廠目前對于這些熱門芯片市場,如增長最迅速的藍牙、audio chip或車用MCU市場,多半未能有效切入。由于個別內存廠商產能尚未開出,讓我國臺灣DRAM產值增長不如全球腳步,加上晶圓廠價格競爭激烈與客戶調整庫存的影響,產能利用率滑落,再拖累我國臺灣IC業產值表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