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與產業發展休戚相關
2007年7月21~22日,第五屆全國高校嵌入式系統教學研討會舉行。該會議由中國電子學會、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嵌入式系統分會主辦,中國電子學會嵌入式系統專家委員會承辦,北京博創興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會上,王越院士、倪光南院士、中國電子學會劉汝林秘書長的報告引人注目。
劉汝林:教改的幾點考慮
劉汝林秘書長認為,中國信息產業居于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強。嵌入式系統可以從信息大國到強國的轉變中起到作用,這是因為嵌入式系統無孔不入。我國信息產業不強的原因是技術含量不高,主要依靠別人的技術。希望學校教材能夠與產業發展聯系起來,最好與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應用結合起來,教給學生如何把教材東西應用起來。另外,不僅要考慮到多種教學方式和多種人才的教育,還要考慮職業教育與在職教育。由于嵌入式是跨學科的,因此很多在職人員的培訓很重要。
中國電子學會劉汝林秘書長
王越院士:信息和人文精神結合
做嵌入式系統,我們剛剛起步。在目前落后情況下,嵌入式是重點,利用嵌入式概念把信息嵌入社會,這是契機。必須明確國防和社會安全是否要有中國的體系,SoC是否將來需要各種協議和各種總線,軟、硬件體系需要結合。如果底層出現問題,則應用層會出現問題,這是一個體系的問題。但是開放的系統,應用到各行各業,應該有自己的體系和標準。但是現實是:機械加工方面硬件是我們的,但是里面的信息控制是他們的,控制價格高很多。社會安全需要高嵌入式,地震、海情、導航通信的監控網也需要嵌入式系統。
對于高校來說,培養人才是個永恒的主題,培養人才需要教學、科研的結合。如果一所學校不出人才,科研搞得再好也沒用。教育是個非常艱巨的事情,是針對人的教育,現在是批處理,孔子最好的教學理念是因人施教。
教育要面向未來,即面對未知的世界。我們中國人的聰明是世界公認的。如何在教育體系上成才,是個復雜的戰略性問題。現在高等教育中,加強基礎的科學技術的教育。例如專業律師,必須要有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美國著名的專業律師,是搞信息的出身的,有信息領域碩士以上學位。
王越院士
當然,所有的高校教育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光有理論是膚淺的。人的文化理念、文化素養,可以使人境界提升。營造好的校園文化、人文精神,否則在創新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阻力。歷史上重大的科學發現,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當時往往得不到理解和很快的知識。這種情況下,要有人文精神的支持。狹義的功利主義不行。信息與人文精神在一起,為各行貢獻。
倪光南院士:信息產業面臨的問題
我國已經是世界的制造大國。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1,經濟指標,工業增加值和利潤率很低,原因是核心技術和關鍵元器件等大多依賴國外。產業利潤率低,競爭環境越來越差,同時沒有考慮好環境保護。
2,由于知識產權壁壘,發展遇到困難。
3,電視行業在國外困難,由CRT電視轉到LCD電視,出現虧損。
倪光南院士
制造業產業升級的途徑:應增強自主開發能力,大力發展嵌入式系統,掌握先進技術的知識產權,主要是:嵌入式軟件,集成電路設計和關鍵元器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