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考研信息 > 09課程設置轉型 08考研政治大綱考點微調

        09課程設置轉型 08考研政治大綱考點微調

        ——
        作者: 時間:2007-08-29 來源: 收藏

          中國人民大學 齊鵬飛

          和《200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理論考試大綱》相似,《200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理論考試大綱》除了個別知識點的文字表述和個別章下之節的調整以及增刪的“微調”外,基本的章節目都沒有變化,保持了內容上的穩定。這與前幾年(2006年以前)每一年“考試大綱”對于具體章節和知識點都有比較大幅度的修訂顯然不同,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就是200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理論課程設置的改革。按照慣例,考試課程設置發生大變動前的考試內容,是要盡可能“維持現狀不變”的。

          以《毛澤東思想概論》為例,其前身是《中國革命史》,就是今年調整較小的部分。根據國家教育部的統一部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從1999年秋季開始全面實施“兩課”(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課程設置新方案,與此相適應,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理論“考試大綱”的內容,也要逐步向新的“兩課”教學要求過渡。前幾年,依照“課程對應、內容相接、分課推進、平穩過渡”的工作方針,政治理論考試大綱的各部分內容漸次向新的課程體系靠攏。其中,變化最大的是《中國革命史》向《毛澤東思想概論》的過渡與轉型。此乃“兩課”教學改革之合理化趨勢。嚴格地說,《中國革命史》是一門帶有鮮明政治課特點的歷史課,是通過自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至社會主義革命和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至新民主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的新中國之歷史演進來梳理、闡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過程、歷史規律的。而《毛澤東思想概論》則是規范的政治理論課,由《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為主體組成的政治理論課群,使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統一的科學體系一脈相承?!睹珴蓶|思想概論》的教學和考試重心是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以及運用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現實問題的能力。

          此一自“史”至“論”的過渡與轉型,在本科教學中始于1999級,在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中始于2001年,將結束在2008年。在2009年的碩士研究生的入學考試中,《毛澤東思想概論》將再一次隨本科教學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的變化而改革,再一次自“論”至“史”,由《毛澤東思想概論》向《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過渡與轉型(本科教學已經在2006級開始實行),其中“純理論”的部分內容將成為另一門課——“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的有機組成部分。

          2008年“考試大綱”《毛澤東思想概論》自第一章至第七章的“微調”,其主旨是為了“精煉”和“準確”,其具體內容如下:

          1、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的章、節、目標題和具體內容沒有任何變化;

          2、第一章“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的第一節“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下面的第二目“毛澤東思想是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和必然產物”的標題,修改為“毛澤東思想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具體內容沒有任何變化;

          3、第三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問題”的標題修改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但是章下之節、目的標題和具體內容沒有任何變化;

          4、第六章“社會主義建設的方針政策”的第二節“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下面的第一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標題,修改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具體內容沒有任何變化;

          5、第六章“社會主義建設的方針政策”的第二節“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下面的第三目“實現民族平等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標題,修改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具體內容沒有任何變化。

          其他微調考點摘要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第五章 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和本質

          社會有機體和社會結構

          第六章 社會發展規律和歷史創造者

          交往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第三章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及其發展階段

          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

          第六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經濟運行

          政府的經濟職能

          第四章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

          第八章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

          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第四部分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第二章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第九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第五部分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第八部 中國對外關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與作用

          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與外交實踐

          社會有機體是囊括全部社會生活及其關系的總體性范疇,指人類社會是以生產力方式為基礎的各種社會關系同時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構成的整體。同生物有機體相比,社會有機體三個基本特征:

          第一,社會有機體形成于人的實踐和交往活動之中;

          第二,社會有機體是一種以人為主體的具有自我意識的有機體;

          第三,社會有機體再生和更新的內在機制是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人自身生產的統一。社會有機體思想為我們全面理解社會的內部結構、生長機制以及運動規律提供了科學方法論:

          一是要求我們把社會看作處在不斷發展中的活的機體;

          二是要求我們對社會進行總體研究,從總體中理解和說明部分,也就是要求從個別現象、領域或過程的研究上升到社會總體的研究。只有把個別社會現象、領域或過程放到社會總體中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和說明。黨的科學發展觀中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是社會有機體思想的創造性運用。

          人類社會是一個巨大系統,包括許多要素。社會結構是指社會要素之間相互關聯的方式,其內容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社會關系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人類三大實踐活動的對象化形成社會的經濟結構,政治結構和文化結構,三者的有機統一構成了社會基本結構。



        關鍵詞: 09課程設置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湄潭县| 年辖:市辖区| 绍兴市| 阜南县| 宽甸| 南木林县| 江山市| 清流县| 淅川县| 光山县| 桦甸市| 特克斯县| 延川县| 集贤县| 苏尼特右旗| 五大连池市| 集安市| 永福县| 浙江省| 平武县| 长子县| 北流市| 临夏市| 南通市| 平谷区| 泰顺县| 广饶县| 达日县| 华池县| 蕉岭县| 太保市| 开鲁县| 巴彦淖尔市| 增城市| 星子县| 丽水市| 喀什市| 兴安县| 武义县| 文水县| 雷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