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將率先在全國完善執行就業準入制度
國家職教改革試驗區第二次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召開
天津市將率先完善執行就業準入制度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8月23日在天津市召開。教育部部長周濟和天津市市長戴相龍分別代表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簽署會議紀要,就共建若干個“濱海新區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籌辦全國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大賽、天津率先完善就業準入制度等多項內容達成共識。
周濟在講話中指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是在濱海新區納入國家發展總體戰略和職業教育成為國家教育發展戰略重點兩大背景下,由國家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這項工作實施兩年來,在推進天津市建成人力資源強市以及引領和推動全國職業教育工作發展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職業教育下一階段要想不斷提高質量、持續發展,必須要深化改革、不斷創新。天津市作為試驗區,在探索建立就業準入制度、開展技能大賽、推行工學結合、實施終身教育等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鑒和推廣。
據介紹,試驗區建立兩年來,天津市有10所高職院校、15所中職學校被列入首批示范性職業院校重點建設單位,21個高職實訓基地、12個中職實訓基地被列入首批實訓基地建設項目。今年預計投入5.61億元。天津職業大學被教育部、財政部列入首批國家級示范校建設行列。2005年至2006年,教育部、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支持天津項目37個,總計投入資金9430萬元。
根據會議紀要,試驗區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將圍繞9個方面開展: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將共建若干個“濱海新區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力爭建立起緊跟市場、貼近行業、依托企業新的職業教育聯動機制,進一步落實工學結合、校企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在職業教育為經濟建設主戰場服務方面,創造新鮮經驗。
從2008年起,每年5月教育部、天津市政府還將會同有關部門在天津市共同舉辦“全國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大賽”。另外,天津將在全國率先完善就業準入制度,并嚴格執行。勞動和社會保障、人事和工商等部門將加大對就業準入制度執行情況的監察力度,加強監督管理。
教育部則在“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計劃”、“職業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設計劃”和“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等項目立項和審批中及濱海新區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建設上,向試驗區適度傾斜;在高等職業教育年度招生計劃安排上向天津市傾斜,計劃增量部分全部面向中、西部地區招生。力爭到2010年,天津市中、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分別達到18萬人和16萬人。
在津期間,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與教育部部長周濟、副部長吳啟迪進行了親切會談。
就業準入制度:就業準入制度是指根據《勞動法》和《職業教育法》的有關規定,對從事技術復雜、通用性廣,涉及國家財產、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費者利益的職業(工種)的勞動者,只要從事國家規定的技術工種(職業)工作,必須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方可就業上崗的制度。對技術工種(職業)從業人員實行就業準入制度,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勞動者技能水平,增強其就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實現高質量就業和穩定就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