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職工子女將享助學“禮包”
■四類人群將受到重點關注 ■向受災省份困難職工子女傾斜
人民網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潘躍)臨近開學季節,為了不讓困難職工子女因貧失學,從8月20日至9月15日,全國總工會2007年度金秋助學活動將全面展開,各地工會將集中向受助學生發放助學款。今年的金秋助學活動又有一些新的做法和特點,這是記者從今天全國總工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全國總工會保障工作部部長李守鎮說,截至目前,據初步統計,全國各級工會已經籌集助學款5.03億元,資助困難職工子女47.6萬人(人均受助水平1057元)。
2007年國家出臺了新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加大了助學工作力度。全國總工會也積極整合內外資源,創新助學方式。在今年的金秋助學活動中,全國各級工會統一時間、統一名稱、統一行動,通過集中宣傳報道,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到活動中來,以多種助學形式,幫助更多的困難職工和困難農民工子女完成學業。
李守鎮說,以往的資助對象主要是低保職工子女和因下崗失業、大病、殘疾、突發性災害等原因造成家庭經濟困難的職工子女。2006年以來,又把在城市上學的,因工傷事故、工資拖欠、大病等原因導致家庭經濟困難的農民工子女納入助學范圍。
經過調整后,今年工會助學的主要對象將包括以下四類群體:一是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低保線但存在家庭成員患大病、殘疾等特殊困難的低保邊緣職工子女;二是低保職工家庭中經過政府救助后生活仍然困難的職工子女;三是在城市上學的困難農民工子女;四是困難職工家庭的高中生在讀子女。
李守鎮表示,這四類對象是國家助學體系暫時沒有覆蓋到或者經濟上特別困難、需要進一步救助的人群,主要是體現出工會助學和國家助學體系的有機銜接,在發揮好政府助學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時,起到拾遺補缺作用。
今年金秋助學的另一個特點是向受災省份困難職工子女傾斜。今年安徽、重慶、湖北、廣西等地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部分企業和職工遭受重大損失。各地工會把抗洪救災與金秋助學工作結合起來,把受災困難職工子女作為今年金秋助學的重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確保受災職工子女上大學。
金秋助學活動將繼續把農民工子女納入助學范圍。據悉,今年全國各級工會預計將資助農民工子女上學8.7萬人,各地工會也特別為農民工子女上學做出了安排。
據介紹,2005年全國總工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工會金秋助學活動”。自實施該活動以來,工會助學活動的籌款額顯著上升,資助學生人數大幅增加。據統計,2005年、2006年兩年期間,全國各級工會組織共籌集助學款8.4億元,資助困難職工子女87.4萬人。
電子血壓計相關文章:電子血壓計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