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話劇走出校園登上舞臺
新華網北京8月19日電(廖惠芳 張芽芽)湖北大學司南劇團日前在北京市朝陽區文化會館表演了話劇《升官圖》,這是現代主義戲劇大師陳白塵的名劇。表演者都是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大學生,他們對角色的深入理解、真摯的表演,受到觀眾的好評。
《升官圖》是“2007大學生戲劇節”上演的經典話劇劇目之一。此次戲劇節自本月11日在北京開幕以來,幾乎場場演出滿座。中國大學生表演了一出出經典話劇劇目,為話劇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此次戲劇節從60多個報名的大學生劇團中遴選出了15個劇團參演。因為今年適逢中國話劇百年誕辰,組委會鼓勵校園劇團排演中國話劇史上的重要作品,希望從而推動校園戲劇創作。
北京市戲劇家協會秘書長楊乾武說:“現在話劇整體不景氣,除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一些演出外,其他地方很少。大學生劇團能起到推廣、普及話劇的作用,可以帶動全國話劇的發展,并為話劇創作人才的培養提供平臺。”
大學生表演的話劇也受到了在校大學生的歡迎,大學生是戲劇節觀眾的主力軍。據售票工作人員介紹,戲票賣得相當快,而絕大多數觀眾是大學生。
“大學生演的戲,我們覺得親切,所以很喜歡看。”在北京讀大二的小劉說。
各個大學生戲劇團的成員都是活躍在大學校園里的“戲蟲”,他們不是表演專業的學生,卻熱愛表演,熱愛戲劇。以北京為例,幾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戲劇社。他們經常在公眾場合演出,為中國戲劇界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我們的表演沒有物質報酬。是對藝術的追求使我們對戲劇充滿興趣與激情。”《升官圖》的主演、湖北大學司南劇團成員遲有為說。
大學生戲劇創作采用的形式基本是話劇。他們依靠臺詞、形體、動作等傳統的方式來演繹,沒有專業戲劇使用的各種舞臺元素,也沒有先進的設備。
楊乾武指出:“跟專業戲劇相比,大學生戲劇還有很大的差距。他們受流行藝術、傳媒的影響較大,思維、表達方式都受到限制,所以對經典的詮釋較弱,但總體水平在提高。”
他表示,大學生的戲劇社在經濟上得到學校的支持,他們對表演又充滿熱愛,在發展上不存在著什么困難,前景是美好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