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招生近尾聲 讀大學不一定非得在家門口
浙江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已近尾聲,從文理科四批的錄取情況可以看出,浙江考生不太愿意離開家鄉。記者昨天在杭州市教育考試院文理科第四批征求志愿現場看到,不多的幾所進入征求志愿的省內院校受到考生熱捧,有的低分考生寧愿失去今年上大學的機會也不愿到省外院校去上學。
省內高校一直是我省考生填報的熱點,今年這一情況更加突出,尤其是從第二批招生開始,省內高校生源全線爆滿,部分院校線上人數甚至超過計劃數一倍多。第二批的浙江工商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理科投檔線均接近重點線;第四批省內65所院校中只有6所學校生源相對不足,其余均生源豐富。
浙江經濟發達,就業機會相對較多。近年來我省高校質量提高、得到考生認同,因此,一些考生愿意在省內讀大學,而家長也不希望孩子遠行,這是導致省內院校生源批批爆滿的主要原因。這一方面是家長擔心孩子到省外讀大學生活不習慣,另外也是為今后的就業考慮?,F在的考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希望孩子大學畢業后回到身邊。臺州的一位家長要求考生各批次的院校志愿都填省內院校,他對筆者說,在省內讀大學,今后畢業實習、找工作比較方便。
而在一家省級單位工作的汪先生說,孩子讀大學應該讓他走得遠一點,可以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另外,據省教育廳高校畢業生就業辦公室統計,這幾年省內院校畢業生與省外院校浙江生源的畢業生就業狀況差不多。因此,考生和家長不要一味“排斥”省外院校。
省內院校招生量大也是不少考生選擇“家門口大學”的一大原因。像文理科第二批招生中,省內26所院校的招生規模達到2.87萬名,占該批次招生計劃總數的70.9%。一位考生家長對記者說,省外院校有的一個專業只招六七個人,我們不敢填,省內院校每個專業招生量少則二三十多則上百人,填了可能保險點。結果,招的多,填報的考生更多,水漲船高,從而使省內院校今年的投檔線進一步提高。尤其是今年實行平行志愿后,很多考生都把往年生源不足的個別省內高校作為保底,導致這些往年需要補報才能招滿的院校,今年的投檔線也都超過了批次分數線。
另外,省外院校在考生和家長中知名度不高也是考生不愿填報的一個原因。其實外地也有不少辦學歷史久、師資強的院校,今后,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前可以先到學校的網站及以前的畢業生中了解院校的情況。
據了解,考生不愿報考外地院校的現象在北京、上海等地也同樣存在。為了鼓勵本地學生報考外地院校,北京、上海等地已經出臺了包括上大學不遷戶口、建立就業信息登記表等優惠政策。近年來,為鼓勵上??忌x躍報考外省市院校,上海還出臺了一、二志愿填報外省市院校加分投檔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