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T業軟件人才缺口巨大
據統計,短短20年間,全球IT產業的規模已經達到2000億美元,從事IT行業的專業人員超過1000萬人。中國IT業以25%的年增長率,在未來即將成為世界IT第一大國,包括微軟在內的任何公司都不可能忽視中國市場,中國的IT產業在21世紀將擁有很多機會。
正如中科院院士、著名科學家楊芙清教授所說,IT產業具有朝陽產業、綠色產業、知識型產業的特征。說它是“朝陽”,因為它是新興的、增長速度最快的產業;說它“綠色”,因為它非物質化、低污染、低能耗、低消耗;說它是“知識型”,因為IT行業推動知識經濟進程,從注重重量的增長向注重質的提高方向發展。
近年來持續的IT熱、大中院校的擴招,讓人們產生了這樣一種印象:IT行業市場已經趨于飽和,供大于求。其實,在IT行業,人們常常把職位分為三個大的系列:管理、技術和市場。在三個行業中,技術類職位處于整個IT行業的核心。軟件開發、網絡維護等IT技能要求相對較高的這類人才仍然是市場上最為缺少的,當然薪酬就相對較高。所以,優秀的IT技術人才仍然是當前職場中最熱門的“搶手貨”。
根據權威部門提供的數據,在技術領域,IT開發人才一直是各個公司最為需要的。其中,企業對IT工程師的需求仍然高居榜首,而且薪酬待遇不薄。通常一名高級IT工程師的年薪在11萬元左右,而項目經理的年薪則可以高達30萬之多。
有關專家指出,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在于,中國擁有的多是單一化的技術人才,IT教育偏重于科技和開發,不夠全面和普及。而技術的目的不是為了技術,永遠是為了服務客戶群。因此,應該著重注意培養精通專業技能、熟悉現代技術架構、具備領導才能、有遠見卓識的管理型人才,這才是中國IT產業能否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所在。
軟件行業近兩年迎來了發展高峰期,外資軟件企業紛紛擴張,而中國本土軟件企業也在加緊研發步伐。
但目前相關研發人才的成長明顯落后一步——從世界軟件工程師大會上傳出聲音:中國軟件人才缺口大。美國占全球軟件產業份額39.8%,日本占10.6%,我國占3.55%。美國擁有軟件人才240萬,日本140萬,而我國通過科研院所培養的專業人才僅30萬,尚缺25萬。
企業快速擴張,人才缺口巨大,加上新畢業的計算機相關專業大學生進入企業后無法上手,“轉型期”很長,導致軟件行業成熟人才頗為緊張。記者了解到,很多擁有5~7年工作經驗的成熟軟件人才,成為眾多公司的挖角對象。
眾多公司同時出現人才需求,無疑給行業人才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一位擁有7年軟件工作經驗的軟件研發工程師告訴記者,他在某網站上傳簡歷1個月,就有近10家獵頭和知名軟件公司的HR打來電話,請他前去面試,提供職位從高級軟件開發工程師到項目經理、研發組長等不一而足。
各家企業在人才緊缺的情況下,紛紛采取措施吸引人才,有些企業打出“薪酬牌”,如惠普表示,公司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而另外一些公司則打出“技術牌”,如微軟亞洲工程院,給出了技術培訓和階梯晉升的人才培養機制。
對于求職者而言,跨入IT技術領域成為一名IT工程師,相應的技能水平及經驗是必備的入場券。因此,如何快速掌握IT開發的相關技能及應用,及時適應IT企業的市場需求更是步入IT工程師殿堂的關鍵所在。
在這種巨大市場需求下,職業型IT技能培訓機構應運而生。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的幾年中,我國IT產業實現了第一次高速增長,我國IT培訓業也出現了連續幾年的高速成長,同時涌現出成千上萬大大小小的IT技術培訓機構。隨著IT行業的日趨穩定,一些大的品牌也由此樹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