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聯標準規模商用 全國力推正版音樂
——
全新的產業運作路線
內容已成為3C廠商競逐的新領域,而閃聯則通過整合娛樂和芯片資源,將標準送進千家萬戶。此次閃聯的合作對象,除了音效芯片領域的巨頭驊訊電子之外,還有來自全球4大唱片公司在內的22家唱片公司,標準的力量正在悄然改變整個產業格局。
閃聯所提出的7C戰略,即包括原有的3C(CE 消費電子、Computer電腦、Communication通信),以及Connectivity(互聯)、Content(內容)、Copyright(版權)和Chip(芯片)4大方面。閃聯有意借此創造一種新型家庭娛樂商業模式,并基于此模式整合產業鏈的每個關鍵環節。
此外,基于7C戰略,閃聯的更大目標是實現7贏。即實現硬件廠商、唱片公司、內容創作者、運營商、技術提供商、政府管理以及消費者7方的共贏。在政策、產業和消費者三大方面,閃聯無縫整合鏈條,順風而呼,聲傳千里。
作為中國第一家內嵌閃聯技術的網站,酷樂時代(Kuro.cn)宣布其網站上的所有音樂均為正版。從而,擁有正版形象和產業關系的酷樂在眾多明星的支持下閃耀登場。這進一步印證了閃聯標準打破產業界限的基本訴求。
此前,酷樂被指為“盜版大鱷”,擁有千萬計的用戶,但卻在官司纏身后霍然失聲。不過閃聯標準則選擇它作為首家合作網站,并慷慨將技術授權給他們使用,閃聯發言人表示,消費者現在可以以承受得起的價格繼續享受酷樂的出色服務和正版音樂。而未來,閃聯希望實現像賣礦泉水一樣銷售數字音樂。
閃聯描繪的家庭數字娛樂全景圖,正在一筆筆的加上濃墨重彩。
7C戰略背后產業機會
早于閃聯的7C,4C概念被提出,內容被作為3C設備的自然延伸盡管得到認可,但是實現的方式則有多有爭議,各種新興的商業模式仍然此消彼長,多數則在一段時間后歸于沉寂。
在閃聯看來,產業環境的成熟相當重要。閃聯內部人士表示,“當我們認識到多數內容供應商被動合作的心態之后,我們發現了切入點?!遍W聯的切入點指的是在全球范圍內,數字化和網絡化正在成為一股潮流,數字內容的發行途徑和版權問題正在使原本的內容供應鏈條發生轉變。
“我們一直在等待產業環境的成熟。”在去年,閃聯即發布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內容版權保護技術(IGRS DMCP)。與急于冒進的商業案例不同,閃聯在目光轉向內容的同時,對其盈利模式的思考也越來越現實?!比绻皇莾热莺驮O備間的簡單捆綁,對消費者并不能創造任何實際的利益。“該人士解釋稱。
根據iSuppli提供的統計數字,全球的數字文化產業(包括電子游戲、數字廣播電視、動畫、卡通、音樂、電影、數字流媒體),2001年以來一直以高于全球GDP增長速率二倍的速度成長,現在已接近1萬億美元。
“這意味著產業環境已經開始成熟。”閃聯標準工作組組長孫育寧稱。在閃聯看來,數字化技術推動了從內容到終端的整個產業鏈發生變革,并使傳統產業煥發生機。根據iSuppli和賽迪的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中國MP3、MP4和音樂手機銷量超過1億部。一方面,消費者使用MP3設備下載音樂成為潮流,而整個數字音樂市場銷售收入卻只有41億人民幣,與實際應有的市場之其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皵底置襟w產業的制造方式和傳播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極大地改變了原有產業上的下游關系。如果我們沒有一種健康的運營模式,將錯失這一產業發展良機?!?
實際上,對于制定設備間互聯標準的閃聯而言,其愿景是更便捷的為消費者提供內容和服務。閃聯希望通過其產業影響力,鍛造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使消費者在不改變消費習慣的前提下獲得高品質的內容,而消費量可以更大?!边@符合唱片業的需求“一位唱片公司的負責人稱,在產業鏈通力合作的基礎上,音樂內容市場可能迎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爆發點。
產業整合締造七贏
2003年7月10日,在信息產業部支持下,以聯想、TCL、康佳、海信、長城五家企業發起、十一家單位共同參與的“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同服務”標準工作組正式成立。這是我國第一個由大企業自主發起,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3C產業標準制定組織。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閃聯一直保持低調作風,持續完善技術標準的積累。如今,閃聯已經成為行業標準,進入國家標準并行將成為國際標準,閃聯產業聯盟擁有最具實力的成員組織增加到93家,發明專利達到204項。相比過去,閃聯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強勁的產業號召力。
2006年6月,閃聯發布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內容版權保護技術(DMCP)技術,有業內評論認為該技術將產生百倍于蘋果在線音樂的市場規模,并認為其實施后可以直接推動音像出版業的再度繁榮。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閃聯并沒有獨立運作這一技術,而采用了非常開放的合作模式。孫育寧表示,“閃聯研發的技術成果能夠為內容和終端廠商提供解決方案,為終端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應用模式,我們愿意與業界共享研發成果?!?
閃聯的態度,恰恰可能是目前最有效的產業興奮劑。幾乎所有唱片公司都感受到產業萎縮所帶來的困撓,而創作者為了創造音樂,從創作,編曲,制作到錄音,混音,以及后期的制作處理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其作品卻可能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另一方面,而硬件廠商也急需突破單一的產品銷售模式,并希望獲得高品質的音效表現效果。
占據全球70%音效芯片市場的驊訊電子董事長鄭期成介紹說,“在閃聯標準的大旗之下,兩岸的技術和產業得以合作,并通過和內容商、硬件商和運營商的合作,為消費者提供最好的享受?!痹缬?005年,驊訊即選擇加盟閃聯,并在音質還原技術方面貢獻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各主管部門也出席了此次會議,并對閃聯的技術表示支持。產業鏈條的完美整合,使得數字音樂在傳播規模擴大了數十倍的情況下,單位價格更低,消費者可以承受,唱片公司可以獲利,硬件廠商在音質還原方面擁有統一的標準和技術支持。
消費者實用主義至上
閃聯在會上還展示了其技術在酷樂網站上的表現效果,通過Kuro.cn瞬間完成一首歌曲的下載,并實現歌詞同步。相比過去,消費者需要煞費工夫的尋找歌曲,并無法保障音樂的下載速度。同時,該技術還可以避免普通方式下載歌曲時所遇到的種種問題,如:音質不穩定、詞曲不同步、找歌耗時、易感染病毒等等。
“消費者體驗是我們最重視的問題。”孫育寧表示說。盡管之前酷樂備受非議,但其具有非常豐富的最終消費者推廣經驗,同時具備很強的網絡運營背景。
消息顯示,酷樂與閃聯合作的將涉及上千萬美金的投入,前期仍以培養市場為主。不同于以往的試水模式,此次唱片公司和設備廠商都給于大力支持,閃聯標準的娛樂化落地志在必得。
有參會嘉賓表示稱,唱片業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在內容制作方面擁有完善的經驗。音樂也是最講究用戶體驗的產品,不同類型的風格適合不同的人群,因此具有最龐大的市場潛力。這個特性,決定了消費者對音樂的獲得和體驗最為重視,如果一切都為閃聯所解決,市場前景不可估量。
一方面,經過多年的積累與前瞻性的技術開發,閃聯已經具備為數字媒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統一標準與相關技術的實力和優勢。通過為企業提供標準,為用戶提供方便易用的技術,閃聯品牌順利的進入千家萬戶,在被消費者廣泛接受的同時,閃聯標準的產業價值開始規模顯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