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電視標準引多方角逐 諸缺陷讓下游無所適從
“標準”始終都是產業的制高點。誰擁有它,誰就能號令市場。正因如此,現在的中國手機電視市場集聚了近十家方案提供商
商機,再次點燃了中國手機電視市場的戰火!
2007年7月5日,三個事件的發生讓中國手機電視市場的氣氛空前緊張:當天,上海東方龍新媒體有限公司(下稱“東方龍”)推出的手機電視資訊直播頻道“第五媒體”正式開播,這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專為手機電視打造的直播頻道。與此同時,央視在當日的“新聞聯播”里也播出了一則有關奧運期間數字高清和移動電視的新聞,并透露了由國家廣電總局確立的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技術(CMMB,以下簡稱“廣電標準”)在今年4月20日正式啟動的外場測試情況。據悉,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稱“國標委”) 在同一天也組織了對現有的手機電視技術方案的調研,卻一直沒能打破各手機電視標準各執一詞、謎團重重的局面。
目前,國內所有的手機電視標準在產業化上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但這次“第五媒體”正式開播后從各標準組織內部傳出的“避開標準先商用”的聲音卻越來越大。對此,市場分析人士紛紛預測:手機電視標準之爭還將更加慘烈!
市場美景
手機電視被稱為3G時代的“殺手級”業務,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但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人們消費觀念、消費習慣的改變,手機電視業務市場也一步步走向成熟,從而為產業鏈各環帶來巨大商機。
艾瑞咨詢認為,目前國內高端手機用戶已達8000萬,手機電視業務對于這部分人群是很具吸引力的。隨著3G商用化時代的到來,手機電視業務也逐漸出現了新的發展機遇。這家咨詢機構指出,2006年國內使用手機電視的用戶數量已有90萬人,預計2007年將達到410萬人。而受奧運會的積極推動,預計2008年的用戶數量將達到1200萬人。與此相應,2008年的手機電視市場規模將達到23億元,并在2010年突破59億元。另一方面,截至今年4月,中國手機用戶已經超過4.7億,并且仍以每月600萬以上的速度遞增。加上手機電視還可能被應用到MP3、MP4、PDA等產品上,其用戶基礎十分龐大。
龐大的手機數量雖然是手機電視成為熱點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配套基礎措施的日漸完善和國外成功例子的刺激同樣給標準廠商們帶來了無盡的遐想。
《IT時代周刊》了解到,自2006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EGPRS網絡就已經在上海等地逐步鋪開,該網絡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手機電視的信號質量。分析人士認為,“現在的網絡狀況基本上能夠滿足手機電視發展的需要,一旦3G普及,手機電視業務的開展將如虎添翼?!?/P>
今年6月27日,歐盟正式把DVB-H確定為歐洲手機電視標準之舉,也激蕩著還在彷徨中的國內手機電視產業。而鄰國日本手機電視用戶的迅猛增長,則讓標準提供商們因看到中國市場未來的影子而激動不已。
據了解,日本手機電視服務自2006年4月正式推出以后就受到用戶的熱烈追捧,用戶數量和業務量增長迅速。截至今年3月底,日本電視手機累計售出700萬部,而該國多家市場分析機構也近乎一致地預測:這一數字將在2008年3月被改寫為2700萬戶,占其國內手機用戶總數的四分之一左右!
“手機電視的流行是一個必然趨勢,我們有信心在今年年底使用戶數量突破百萬?!痹凇暗谖迕襟w”的開播儀式上,上海文廣副總裁張大鐘的一席話無形中又為標準廠商們喂下了一?!岸ㄐ耐琛?。
明爭暗斗
目前,國內市場上已經出現的手機電視標準包括諾基亞主導的DVB-H、韓國的T-DMB、高通主導的MediaFLO和廣電標準等9大標準。由于迄今為止國標委有關手機電視“國家標準”還沒有形成任何決定性意見,如此眾多的方案廠商都在為此明爭暗斗。
知情人士透露,2006年年底國標委曾下文要求現有手機電視標準的提出單位在今年1月18日之前必須提交標準申請,但廣電總局因自恃廣電標準已經是廣電行業標準并“懷疑國標委對標準征訂工作的企圖”而拒絕參加申報。今年6月30日,國標委專門成立了“手機電視/移動多媒體國家標準專家評議組”,并在7月5日對現有手機電視/移動多媒體技術方案進行實地調研,但廣電總局卻選擇同一天在央視自我宣傳,其意耐人尋味。
隨著3月19日首顆支持廣電移動多媒體廣播行業標準的解調芯片研制成功,從6月1日開始,廣電標準開始在北京進行區域性網絡建設工作。按照計劃,廣電標準的手機電視將于今年國慶期間在除香港之外的五個奧運城市開通試驗,并在12月1日到31日開始商業化試運營,到明年第二季度進入規模運營階段。
和其他標準相比,盡管北京郵電大學主導發起的CDMB標準(以下簡稱“北郵標準”)提交得比較晚,但卻是表現得最有信心的一個。
“北郵標準的產業化是跑得最快的?!痹摌藴实闹饕苿诱?,多媒體通信廣播標準化委員會主任樓培德表示,今年4月,CDMB就已經在北京郵電大學進行了包括AVS視頻、音頻和導航、證券數據廣播信號的發射、信號覆蓋、固定和高速移動狀況下的移動終端的接收試驗等內容的演示和測試。而在廣州的地鐵運輸系統中,基于北郵標準的電視手機系統也已經開通。7月,佛山也會開通覆蓋全市的北郵方案電視手機系統。樓培德指出,基于CDMB標準的智能手機將在今年年底實現批量生產,“并可在2008年奧運會之前100%實現大規模商用”。
國外標準方面,韓國手機電視標準T-DMB無疑是最突出的代表。據國標委一工作人員透露,韓國電子通信研究所早在2003年就向中國知識產權局申請了4項在歐洲數字音頻廣播(DAB)傳輸系統上提供包括視頻在內的多媒體技術專利,這4項專利是韓國手機電視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州在線總經理楊越崗告訴《IT時代周刊》,韓國人不但通過黑手機渠道賣出了上千部兼容自主標準的手機,而且國家廣電總局2005年曾在京、滬、粵三地試點建設數字廣播覆蓋網,三地都選擇了韓國的T-DMB制式?!癟-DMB將會對中國自有知識產權的手機電視標準產業化實施造成嚴重威脅,特別是CDMB手機電視標準。”楊越崗說。
諸多技術問題
就目前的情況看,獨樹一幟的廣電標準雖然被業界評價為“最為成熟的標準”,但它把產業化時間表排到了奧運會開幕前,最后能否大規模商用還有待觀察。有觀點認為,國家廣電總局計劃2007年年底完成標準體系中的各項標準制訂工作,這意味著從標準成熟到真正商用只有8個月時間,“這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此外,頻段在2.6G的廣電標準穿透力不強,這也不是“先做出來,先用起來”的策略能夠解決的問題。
至于北郵技術,由于來自歐洲的DAB不收專利費,定義了移動電視第二代信源編碼標準的AVS又是自主技術,因此支持者一直認為它是目前最簡單又能避開國外專利費的技術。但最新消息卻顯示,DAB組織正和國家有關部門就相關專利進行談判。韓國電子通信研究所在2003年即向中國知識產權局申請了四項在DAB傳輸系統的相關技術專利,因此,所謂的DAB不要專利費還有待驗證,這對北郵標準的推廣實施產生一定影響。
易觀國際分析師張燕鈴表示,標準化是困擾產業的最大問題,但對手機電視而言,產業上各個節點是環環相扣的,一環發展不好就會拖累整體。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關于手機電視標準的說法太多,幾大標準又都在加速自身產業化的進展,使廠家無所適從。為了爭取更多主動,不少廠商都采取了雙管齊下的辦法。以上海文廣為例,它在成立東方龍負責應用移動網絡開展手機電視業務后,又將開發基于DMB標準的手機電視地面數字廣播網絡。
終端方面,不管是DMB電視手機,還是DVB-H電視手機,其價格、電池和收視效果都是未來廠商需要重點突破的瓶頸。東方龍總經理吳春雷指出,現在各類支持手機電視的手機雖然多達上百款,但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導致電視質量被迫下降。據他所述,“東方龍在德國世界杯期間就曾計劃推出較長內容的直播,但是大部分品牌的手機不支持較大流量的內容,最后不得不改為4分鐘的集錦?!边@對用戶已經產生了消極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