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液晶屏漲價升級 本土平板遭遇缺貨危機

        液晶屏漲價升級 本土平板遭遇缺貨危機

        ——
        作者: 時間:2007-07-04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收藏
             液晶面板價格從今年3月開始的暴漲,進一步升級。

          “這幾天我一直在忙著找屏。”6月28日,長虹多媒體業務單元董事長郭德軒告訴本報記者,從今年6月下旬開始,不少本土平板企業就面臨著32英寸液晶面板缺貨的局面。

          據記者了解,為了緩解液晶面板供應,近日,創維、TCL、康佳等企業的老總將集中前往臺灣面板企業拜訪,希望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方式來保證面板的供應。

          液晶面板告急

          “去年的這個時候,液晶屏企業要在會議室等我半天,現在我親自登門拜訪卻一屏難求。”郭德軒如是感嘆一年間液晶屏供求關系的大變化。

          郭德軒稱,缺貨特別嚴重的是32英寸面板,而以此為主要部件的32英寸液晶電視占到了長虹平板電視銷量的50%左右。

          郭德軒表示,32英寸液晶電視已成為液晶電視最主要的尺寸,所以32英寸液晶屏的價格變化直接影響著平板電視企業的盈利能力,所以這次的危機比較嚴重。

          據記者了解,在本土平板電視行業,除了廈華因為由中華映管控股而保證了液晶面板的穩定供應外,其他企業都感受到了這次已持續半月有余的面板缺貨的壓力。

          記者在國美等電器連鎖店實地采訪時,康佳、海信等國產品牌的促銷人員都告訴記者,部分32英寸產品缺貨,而且恢復供貨的時間沒有確定,不少企業已經改用26英寸或37英寸產品來填充32英寸空缺。

          其實,這次液晶面板的缺貨危機早在今年3月就已有跡象。32英寸液晶屏的價格已經從年初的275美元/片提升到今年6月中旬的325美元,整體上漲幅度接近20%。

          供需兩端壓力

          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表示,“國內液晶電視廠家對這次突然出現的供求關系變化準備不足,造成了全面被動。”

          據記者了解,此輪液晶面板由不斷漲價到供貨緊張情況的出現,主要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郭德軒表示,臺灣地區的液晶屏企業由于去年整體虧損,而且虧損主要來自于切割32英寸液晶電視面板的6代線,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友達、奇美、華映等為扭虧,紛紛將部分6代線的產能轉向切割19英寸寬屏、22英寸的器面板。這樣一來,32英寸液晶電視面板的供求關系,就發生了很大變化。

          Display Search深圳代表處市場總監張兵表示,今年,32英寸液晶電視的全球出貨量有望達到3000萬臺,而上游面板商今年上半年的產能儲備只有2500萬片左右,這中間就造成了不小的需求缺口,而這一缺口估計要到今年第四季度才可能補上。

          另一方面,臺灣地區的液晶電視代工企業的產能突起,也讓一些平板電視企業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據悉,今年臺灣地區的液晶電視出貨量挑戰1400萬臺,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達20%。其中,冠捷仍是出貨量最大的廠商,出貨目標約430萬臺,而瑞軒、緯創、唯冠、歌林今年的銷量都可能成倍增長。

          楊東文表示,上述液晶電視廠商主要以面向歐美市場的OEM業務為主,其代工對象主要是飛利浦、索尼等企業,部分企業也有自有品牌的液晶電視產品,其與友達、華映等面板企業關系密切。

          據介紹,大同集團今年4月甚至剛剛入股了唯冠,雙方的上下游資源協同效應更加明顯。

          此外,來自香港的世華集團也開始在廣西和吉林布局其液晶電視生產線,其中吉林的基地投資11億元,產能規劃為150萬臺。世華還計劃在華中、華東等各區域建設產業基地,成為國內液晶電視產業不容低估的一支力量。

          據記者了解,在這種情況下,索尼、三星等外資品牌都將今年全球銷售目標調整到1000萬臺以上。盡管三星和索尼均擁有生產液晶面板的能力,但其液晶面板產能主要集中在40英寸以上的三條7代線上,而其32英寸、37英寸的面板主要從友達、奇美等企業采購,這樣本土平板廠家就失去了規模采購的優勢。

          當然對于這次液晶面板缺貨,也還有其他說法。康佳多媒體營銷事業部有關人士就表示,其實一些液晶面板企業并不是沒有貨,而是采取了控制出貨量的戰略,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液晶面板的價格。

          本土平板軟肋

          本土平板企業“缺芯少屏”的狀況早就為業界所詬病,而此輪的液晶面板供應危機則是這種現狀的一次集中爆發。

          事實上,本土平板企業近年來也已經意識到了上游缺失的尷尬。為了尋求上游屏的穩定供應,廈華找到了華映這樣的面板商作為大股東;康佳也在尋求與華映的資本合作;TCL與奇美合作準備巨資進入液晶模組生產來保證自身需求;長虹則目光瞄準了等離子屏。

          “本土平板企業進軍上游的努力至少要到2008年下半年才有突破。”東方證券分析師陳剛表示,“本土平板企業一直是被牽著鼻子走的,面板企業可以依靠各自的周期性運作,但國產彩電企業卻沒得選擇。”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在經歷了利潤危機、漲價危機和缺貨危機后,接下來可能面臨虧損的危機。

          張兵表示,隨著新的6代線產能今年下半年的開出,32英寸液晶電視的供求關系在今年第四季度將發生根本性變化。當然,在今年第三季度,32英寸液晶面板的價格將達到一年來的峰值340美元/片,這比今年初的275美元有很大提高。

          然而從長遠來看,液晶屏的成本還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張兵表示,今后液晶面板的材料成本平均每季度將有5%的下降幅度,其中玻璃基板5代線將有每季度5%的負增長,6代線將有每季度8%的負增長,而7代線將有每季度10%的負增長;背光源方面,32英寸將從2006年第四季度的79美元下降到2007年第四季度的42美元,47英寸將從2006年第四季度的240美元下降到2007年第四季度的123美元。

          據此估算,32英寸液晶屏的成本到今年年底將下降到200美元以下。今年第四季度,新一輪的液晶屏降價將拉開序幕,屆時國產平板的面板缺貨問題將得到解決。

          但對于本土平板企業來說,其軟肋就在于,自身的新品開發規劃和節奏,都要依靠上游企業的產品供應變化而定。

          事實上,在目前液晶面板供應告急的情況下,一些本土平板電視廠商不得不重新考慮等離子產品。

          6月中旬以來,海信、海爾、創維先后推出了各自的32英寸等離子新品,長虹更是在上周展示了從32英寸到103英寸的等離子全線產品。TCL多媒體有關人士則表示,已經停滯快兩年的國內等離子新品,已在今年5月重新啟動。

          有業界人士認為,雖然本土平板企業估計在今年年底將能暫時渡過這次缺貨危機,但如果在2008年本土平板企業還不能成功進軍上游,那么類似這次的提價和缺貨,或許將層出不窮,屆時國產平板的整體虧損或將時日不遠。 


        關鍵詞: 液晶顯示 LC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交市| 元谋县| 磴口县| 黄龙县| 丰顺县| 无棣县| 榆树市| 福泉市| 舒城县| 安岳县| 玛曲县| 舟曲县| 抚远县| 临江市| 东台市| 扶余县| 杭锦旗| 曲沃县| 大洼县| 吐鲁番市| 大宁县| 定结县| 织金县| 凤阳县| 拜泉县| 徐汇区| 伊吾县| 惠安县| 镇沅| 双峰县| 墨江| 富裕县| 江口县| 丰原市| 宜黄县| 马尔康县| 河北省| 五河县| 南平市| 德清县| 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