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談芯片開放源代碼:IBM Power聯盟誠意不足
——
在去年第一季度推出OpenSPARC 計劃,并為推廣Sun以外的硬件廠商采用Sparc 而設立微電子事業部門之后,執掌該部門的執行副總裁顏維倫(David Yen )今(25)日指出,雖然市場時常拿OpenSPARC 與IBM 的Power.org 相提并論,但是Sun事實上在1998年就已經推展過類似計劃,“IBM 是在效法Sun,但是它們仍把技術的核心緊握在自家手中,”顏維倫說,“大家請拭目以待,OpenSPARC 的成果很快就會超越Power.org.”
OpenSPARC 之所以能以后起之秀之姿超越Power.org 的原因,即在于Sun對過去推廣Sparc 受挫謹記在心。Sun在1998年成立過一個名為Sparc International 的組織,硬件廠商只要向其支付99美金就可以拿到Sparc 芯片的規格。不過感興趣的人不多:Sparc 芯片仍主要用在Sun及富士通的服務器中
。
“開放策略的成功關鍵,即在于信息的透明程度,”顏維倫說,“Sun認識到了這點,才會在現在又推出OpenSPARC。”
OpenSPARC 是一個開放源代碼(Open Source )方案,Sun在2005年12月發起。成立之初先由該公司開放UltraSPARC T1 處理器在電路設計上的原始程序代碼(Source Code ),如此可以使軟硬件的開發設計者能更快速容易取得該處理器的架構原理與相關技術資料,進而更快開發出呼應支援此架構的軟硬件應用及產品。
雖然2005年底就已提案成立,不過一直等到2006年3 月21日,Sun才正式開放UltraSPARC T1 處理器的程序代碼,程序代碼是以Verilog 的硬件描述程式語言所撰寫成,不過Sun電腦對于程序代碼的開放有其限度,僅開放暫存器轉化層(Register Transfer Level ,RTL )的程式,雖不足以用此程序代碼來研制UltraSPARC T1 處理器,但這也已經足夠讓開發設計者用來開發、驗證相容于UltraSPARC T1 處理器架構的的軟硬件.
Power.org是IBM 于2004年初宣布“Power Everywhere”口號的成果之一,旨在廣邀合作伙伴共同定義開放規格,建立一個垂直生態系統(vertical ecosystem),以拓展自家Power 芯片的應用范圍:從消費端裝置如游戲機的嵌入式芯片乃至于企業端的高階服務器,都能使用Power 芯片。諸如XBOX、PS3 、任天堂都是采用Power.
IBM 和Sun之所以相繼推動其他硬件廠商採用自家芯片,系因為以英特爾或AMD 為主的x86 處理器效能日益強大,市場從低階服務器逐漸侵蝕中高階者,高階服務器處理器廠商必須求變以鞏固市占率的策略。
IBM 技術事業群行銷副總裁暨Power.org 主席Nigel Beck在先前的采訪中表示,與其一昧追求處理器的效能提升,不如建立一個從軟件、芯片乃至于系統的整合生態系統.
而Sun完全開放Sparc 架構所獲得的益處,短期目標是拓展Sparc 的使用率、繼而吸引越來越多軟件企業根據Sparc 架構開發軟件。過去Sparc 的一大限制就是僅能執行Solaris 作業系統,但顏維倫表示,目前Ubantu Linux已經可以在Niagara 1 上運行,Wind River、FreeBSD 則正陸續轉移至Niagara 1.
“OpenSPARC 對現階段的Sun來說,是戰略手段大過市場目標,也就是先把Sparc 推廣出去了,我們再來講究利潤,”顏維倫說。
至于鎖定的市場,顏維倫表示從手持式裝置、網路等都有可能,“從Sun在JAVA上的野心,不難看出來我們對手機市場很有興趣。但是,還是要拭目以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