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新品快遞 > 德州儀器創新芯片材料技術突破漏電問題

        德州儀器創新芯片材料技術突破漏電問題

        ——
        作者: 時間:2007-06-26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日前,德州儀器 (TI) 宣布計劃在其最先進的高性能 45 納米芯片產品的晶體管中采用高 k 材料。多年以來,人們一直考慮用高 k 介電層來解決漏電或耗用功率問題,隨著晶體管日趨小型化,這一問題已變得日益嚴重。與通常采用的硅氧化層 (SiO2) 柵介電層相比,該技術可使 TI 將單位芯片面積的漏電量降低 30 多倍。此外,TI 的高 k 技術選擇還能提供更高的兼容性、可靠性以及可擴展性,有助于通過 45 納米與 32 納米工藝節點繼續提供大批量、高性能與低功耗的半導體解決方案。

          近十年來,TI 一直致力于技術研發的前沿領域,高 k 技術將不斷推動數字 CMOS 縮放技術發展,成功實現向尺寸更小工藝技術的過渡,以此解決我們所面臨的技術障礙。通過 45 納米高 k 技術推動技術發展,TI 致力于為客戶不斷推出高性能、低功耗的低價位產品。

        TI 的 45 納米工藝

          去年 6 月,TI 發布了 45 納米工藝技術的細節,該工藝采用 193 納米濕法光刻技術,可使每個晶圓的產出數量提高一倍。通過采用多種技術,TI 將 SoC 處理器性能提高了 30%,并同時降低了 40% 的功耗。TI 計劃于 2007 年開始提供45 納米無線產品樣片,首批產品的量產時間定于 2008 年年中。高 k 介電層將被引入到 45 納米工藝的后續版本中,用于 TI 最高性能的產品。

          多種 45 納米解決方案不僅可滿足客戶獨特的最終產品要求,同時還為創建靈活的優化設計方案提供了豐富的選項。這些選項包括一種低功耗技術,其能夠在延長便攜式產品電池使用壽命的同時,為高集成度的 SoC 設計方案提供足夠的高性能,以支持高級多媒體功能。中端工藝技術支持 TI DSP 與高性能 ASIC 庫,能夠滿足通信基礎局端產品需求。此外,作為率先采用高 k 材料的工藝,最高性能的 45 納米技術選項還支持 MPU 級別的性能。

        氮氧化鉿硅(HfSiON)技術概覽

          TI 將先利用化學氣相沉積工藝 (CVD) 實現氧化鉿硅 (HfSiO) 薄膜,然后通過和氮等離子體的反應來形成氮氧化鉿硅。鉿介電層在降低漏電方面的優勢是公認的,但此前該技術的實施一直遇到障礙。這些問題包括與標準 CMOS 工藝的兼容性,以及與此前發布的基于SiO2 的柵極介電層在載體遷移率與閾值電壓穩定性方面的匹配。不過,通過nitrided CVD技術,TI 能在不影響其它關鍵參數的情況下解決漏電問題,確保新技術的性能不亞于 SiO2 柵介電層。與其它采用 SiO2 材料的技術相比,TI 方案大幅降低了漏電量。

          CVD HfSiON 薄膜的氮化處理工藝還提供了可擴展性,以支持 32 納米節點對高性能、低功耗以及柵極長度的要求。通過向典型 CMOS 柵極疊層工藝添加模塊,HfSiON 整合性能已通過驗證,其遷移率可達到二氧化硅通用遷移率的90%,等效氧化層厚度 (EOT) 小于 1 納米。而且同時在不犧牲可靠性或明顯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它還可以顯著降低漏電流。HfSiON可實現薄膜合成的精確調節、嚴格控制以及高產出量, 非常適合大批量制造。

          TI 廣泛的研究工作包括 HfSiON 柵介電層薄膜的合成、工藝優化以及特性等。此外,TI 的上述技術均與其 45 納米金屬柵極技術全面兼容。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贵德县| 双桥区| 景洪市| 石景山区| 雅安市| 佛冈县| 兴文县| 泽库县| 疏勒县| 余庆县| 文昌市| 太湖县| 连山| 米泉市| 苍梧县| 广东省| 尚志市| 渝北区| 神木县| 龙岩市| 富宁县| 金平| 禄劝| 新竹县| 襄汾县| 桃江县| 永昌县| 昌黎县| 海城市| 乌拉特前旗| 肃宁县| 阳西县| 禹州市| 乐业县| 长丰县| 行唐县| 沧源| 望城县| 通山县|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