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上漲

        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上漲

        ——
        作者: 時間:2007-06-15 來源:第一財經 收藏

          隨著上游液晶面板供貨價格的變動,目前下游液晶電視的“價格戰”正在向37英寸及以上的大屏幕領域集中。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獲悉,兩個月來,中小尺寸上游液晶面板價格上漲態勢仍在持續,已經迫使下游液晶電視整機企業紛紛轉戰37英寸及以上的大屏幕產品,以追求更高的銷售額和利潤空間。

          但是,在這一市場領域,市場份額主要被外資品牌占據。國產品牌仍然有一場硬仗要打。

          轉戰大屏幕求利潤

          根據全球權威的市場研究公司GFK市場數據,去年僅30~32英寸尺寸范圍內的液晶電視,在中國整體液晶電視市場的銷量比例就達35.4%,占主流位置。

          由于中國臺灣和日本、韓國等地不少上游液晶電視面板廠家出現虧損,所以,進入今年第二季度之后,隨著“限產調價”的政策,20英寸、26英寸、32英寸等中小尺寸上游液晶面板供應價格紛紛上漲,使得中小尺寸液晶電視整機廠家近期紛紛調整戰略。

          TCL多媒體副總裁、中國業務中心總經理韓青介紹到,近期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供貨價格一直在上漲,相關制造成本也的確上升了。

          但中小尺寸已經不是TCL目前在液晶電視上的主打尺寸。韓青表示,目前37英寸及以上尺寸的大屏幕液晶電視銷量已經占到TCL液晶電視總銷量的一半以上。

          三星電子中國總部彩電產品營銷經理李明旭介紹到,目前三星電子在中國市場正在主推40英寸及以上的大屏幕液晶電視。

          長虹多媒體產業公司副總經理陳寧介紹到,由于近期中小尺寸液晶電視生產成本上漲了,目前長虹大尺寸液晶電視的利潤空間相對較高。

          大屏幕是國產軟肋

          昨日,蘇寧電器華北區總經理助理王軍介紹到,目前蘇寧大屏幕液晶電視的銷售比例越來越高,不過,大屏幕液晶電視市場份額主要被外資品牌所占據,國產品牌液晶電視在品牌知名度、上游屏資源掌控程度、利潤空間等方面尚不及外資品牌。

          國產品牌在與外資品牌競爭中,目前能夠用的武器仍是“價格戰”。記者從國美、蘇寧等連鎖賣場獲悉,以46英寸全高清液晶電視為例,三星、索尼、夏普等外資品牌液晶電視零售價在2.5萬~3萬元之間,而TCL、創維等國產品牌則在1.7萬~2萬元之間,明顯比外資品牌便宜不少。



        關鍵詞: 液晶顯示 LC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宁| 广饶县| 大足县| 应用必备| 红河县| 博乐市| 信丰县| 丹棱县| 铅山县| 临湘市| 诸暨市| 那坡县| 京山县| 扶余县| 新野县| 廊坊市| 汽车| 剑川县| 辉南县| 都兰县| 龙游县| 青川县| 全椒县| 旬阳县| 峡江县| 永昌县| 新建县| 罗甸县| 精河县| 历史| 义乌市| 浦城县| 安阳县| 盐源县| 汉源县| 仁怀市| 永善县| 麻城市| 无为县| 高尔夫| 嘉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