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炮轟洋品牌生產裸機 以非高清彩電低價競爭
——
指洋品牌借低端產品博市場
近日,負責TCL彩電運營的TCL多媒體中心在北京發布其全高清彩電策略。會上,TCL多媒體中國業務中心營銷總監李璐稱,在最近幾個銷售旺季,國外品牌通過降價確實搶占了部分市場份額,但我們遺憾地發現,國外品牌參與降價的產品基本上沒有真正的全高清彩電,而是一些犧牲了彩電品質和功能的低配置產品,這些產品已經落伍于當前市場的發展,大多數中國企業已不再生產了。
他說,彩電分為高清和標清,深入分析目前熱銷的國外品牌產品即可發現,參與價格戰的國外品牌,其主打產品大都并非真正的全高清彩電,國外品牌這種做法是“涸澤而漁”,使消費者被國外品牌降價所迷惑,但事實遠非如此簡單。
炮轟洋品牌生產“裸機”
TCL的相關材料也指稱,由于國外廠商忽略了中國消費者對液晶電視日新月異的需求變化,因此產品仍只停留在保持畫質、音質等基本層面,多不具備多媒體、數碼兼容、數字娛樂等消費者所需要的全方位影音附加新功能。許多業內專家認為,液晶電視已成為中國大城市許多現代家庭的互動娛樂中心。但國外品牌液晶彩電仍未突破過去CRT電視的功能局限,為消費者提供的仍只是“看電視”這種單一選擇。
其稱,這類產品早已被很多中國品牌譏諷為“裸機”而不再生產。由此不難看出,國外彩電的價格雖然降低了,但其產品價值與消費者所期望的仍有不小差距。從更深層次來看,這實際上顯示了國外彩電引以為傲的研發能力并未跟上市場發展,因此,他們不得不利用部分低成本的彩電型號迷惑消費者,采用價格戰的低端方式打壓中國品牌,以奪取國內市場。
國產品牌沒有進入黑暗期
對于國產彩電的未來,TCL多媒體中國業務中心營銷總監李璐說,少數業內人士就此輕率地得出中國電視品牌進入黑暗期的論斷,但是,“與某些品牌的市場投機心理不同,我們這些中國品牌生于斯,長于斯。經過多年的耕耘和努力,平板電視中國品牌無論從技術上,還是生產制造上,都已經和國外品牌旗鼓相當,很多方面甚至已經超越了國外品牌”。
李璐表示,2007年是國外品牌采取低價競爭手段攫取市場份額、輿論普遍唱衰中國液晶品牌之時,TCL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給予國外品牌以有力回擊。據悉,TCL的策略就是一要啟動全高清彩電策略,“給國內液晶電視的發展再次明晰方向,同時也予國外品牌以有力回擊”。二是相對于目前其他品牌全高清平板電視產品大多達2-3萬的高價,TCL此次將其46寸全高清液晶電視的價格調整至1萬多元,在市場上將投下一枚重磅炸彈。
他說,根據中國電子商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家電課題組的調查結果顯示,了解“數字高清”和“數字標清”概念的消費者比例已從2005年底的10.1%迅速提高到2007年一季度的34.6%,相信隨著全高清液晶電視的逐步普及,中國消費者完全有能力辨別出真正服務于他們的品牌和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