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畢業生的人才期待--NI高層領導訪談
——
從訪問中可知,NI的秘訣是招聘人員時非常謹慎,招到后會給人才提供具有競爭力的條件和發展空間。同時,NI在中國不僅僅是做開發,還完成一些創新,例如2001年上海研發中心獲得第一個美國專利的注冊。以下是訪談的摘錄.
問:學生群體和社會群體的招收比例有多高?
郭文哲(NI中國研發中心經理):70%~80%是應屆畢業生,但這個比例會根據情況而改變。基本上說從社會招聘的人員經驗更多,起點稍微高一點,比如他們可能是資深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等等。但我們提供給員工的平臺是針對所有的人開放的。
問:你們看重大學生的哪些能力?
郭文哲:我們招聘人員基本上看三個方面:1,技術的能力;2,交流能力;3,熱忱和人格,即人品。NI不是特別關注職員拿什么文憑,什么專業,甚至什么學校。當然我們會到很多名牌大學去招聘,但并不是說我們不會到其他學校去招聘。如果我們知道有一個很優秀的人才但是在不知名的學校,我們完全愿意招聘。
對于職業規劃,我的建議有一點,多虛心學習,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不一定是在學校所學到的,他們只要知道他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然后主動多做事情,相信他們會有很好的發展。
問:NI作為一家受雇員歡迎的公司,是因為具有哪些條件?公司在中國招聘人才方面有哪些過人之處?
Victor Mieres(NI亞太區銷售副總裁):我們出去和大學生講公司的優點的時候,對于很多經理來說,NI也是他們的第一份工作,所以和畢業生交流的時候,學生們看得出我們講的是真話。
另一方面,在歷史悠久的自動化測試、測量業,NI倡導了一種突破性的技術,使得一個保守的行業突然之間有了很大的改變,所以我們的工程師是懷著相同的目標,等于說技術把我們連在一起。
另外,作為一家技術公司,NI所有的領導都是很好的工程師,和剛剛畢業的學生有非常多的共同語言,這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陳大龐博士(NI大中國區總經理):我們公司在領導的時候,就是讓年輕人自己做決定,很多的活動組織都是年輕人辦的,所以在這樣一個公司里面你會覺得比較好玩,因此對一些年紀比較輕的人有吸引力。
問: NI是如何讓一個從事技術的工程師迅速成長起來,轉變成銷售工程師的?
Victor:NI的目的就是怎么樣給工程師帶來最好的工具,在工作當中其實銷售人員也不愿意被叫做是銷售,因為他們的目的是學到這些工具,然后和其他工程師一起交流,看怎么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方式。
我們的銷售和客戶的溝通是在與共同尋找一個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案,銷售培訓是次要的,關鍵是技術培訓,技術培訓好以后就和客戶交流。
陳大龐:交流足夠多以后,適者生存,一些好的工程師就被留下來成為銷售員。
問:NI每年連帶投入R&D的費用占整個營業額是多少?
Tim Dehne(NI全球研發資深副總裁):我們把每年全球總收益的16%投入在研發,其中對軟件的比例更高一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