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IT業總收入將達10萬億
——
中國信息產業部經濟運行司處長暴福鎖表示,“十一五”期間,中國信息產業仍將保持持續快速增長,但增速可能放緩。預計信息產業總收入年均增速為17.6%,從2005年的4.44萬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10萬億元。
暴福鎖是在17日舉行的臺商產業政策蘇州論壇說這番話的。他預測,信息產業增加值將從2005年的1.32萬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2.6萬億元,年均增長15%;信息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將達到10%左右。
“另外,電子信息產品出口額占全國外貿出口額的比重也將保持在35%左右,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能力會進一步增強。”他說。
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信息產業取得快速發展。2006年銷售收入達4.75萬億元,相當于1996年的16倍;其工業增加值11000億元,相當于1996年20倍。
暴福鎖說,中國信息產業規模已經進入世界前列,許多主要電子產品產量位居全球第一。2006年,中國電子產品制造業規模達到5470億美元,約占世界總量的25%,居世界第二位。中國生產的手機、微型計算機、彩電、顯示器、程控交換機、激光視盤機、筆記本電腦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
“我國信息產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著企業創新能力不足,規模不大,核心競爭力較弱,產業結構矛盾突出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十一五’期間,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要在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自主創新,盡快形成可持續發展能力。”他說。
臺商產業政策蘇州論壇由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臺灣電路板協會、中意德諾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共同舉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