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視頻技術概述
——
在2002年的最初幾次會議中,視頻組專家統一了以當前國際上最先進的MPEG-4 AVC/ H.264框架為起點,自主制定適合既定應用的中國標準,其中強調自主知識產權,同時充分考慮實現復雜度。
一、AVS-視頻的核心技術
AVS-視頻當中具有特征性的核心技術包括:8x8整數變換、量化、幀內預測、1/4精度像素插值、特殊的幀間預測運動補償、二維熵編碼、去塊效應環內濾波等。
1.變換量化
AVS的8x8變換與量化可以在16位處理器上無失配地實現,從而克服了MPEG-4 AVC/ H.264之前所有視頻壓縮編碼國際標準中采用的8x8 DCT變換存在失配的固有問題。而MPEG-4 AVC/ H.264所采用的4x4整數變換在高分辨率的視頻圖像上的去相關性能不及8x8的變換有效。AVS采用了64級量化,可以完全適應不同的應用和業務對碼率和質量的要求。在解決了16位實現的問題后,目前AVS所采用的8x8變換與量化方案,即適合于16位DSP或其他軟件方式的快速實現,也適合于ASIC的優化實現。
2.幀內預測
AVS的幀內預測技術沿襲了MPEG-4 AVC/ H.264幀內預測的思路,用相鄰塊的像素預測當前塊,采用代表空間域紋理方向的多種預測模式。但AVS亮度和色度幀內預測都是以8x8塊為單位的。亮度塊采用5種預測模式,色度塊采用4種預測模式,而這4種模式中又有3種和亮度塊的預測模式相同。在編碼質量相當的前提下,AVS采用較少的預測模式,使方案更加簡潔、實現的復雜度大為降低。
3.幀間預測
幀間運動補償編碼是混合編碼技術框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AVS標準采用了1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