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組織四十多人九成是大學生
“驅散過好多個傳銷窩點,這樣的還是第一次遇到。”辦案的民警惋惜地說。
這是一伙有著40多人的傳銷窩點,而且九成以上都是大學生。這伙傳銷人員之所以能聚集到一起,多是通過網絡聊天做到的。
民警在給涉案人員辦手續。
穿著時尚 說話文明
昨日下午2時40分,我接到西關派出所的電話,稱轄區內發現一伙傳銷人員,正在接受審問。
20分鐘后,我趕到西關派出所。院子里的一切讓我感到有些意外,蹲著40多人,年齡都在20歲左右,個個衣著整潔時尚。“有紙嗎?借我一點擦擦手。”“有,給你。”“謝謝!”旁邊的兩人還在小聲的對話。
“這伙人都是大學生。”民警的一句話拉直了我心中的問號。
后經了解,昨天中午,群眾舉報關莊一個單元樓里有一伙人搞傳銷。接到舉報后,西關派出所的民警迅速趕到, 40多人正聚在一個大房間里上課。
帶回派出所審問后得知,這伙人九成以上是大學生。
網上聊天 聚到一起
從民警的審問筆錄上,我看到,這些年輕人大多來自山東,有山東理工大學、青島大學、曲阜師范大學、日照大學等,有在校生,有處于實習階段的,也有剛剛畢業的。
“知道自己現在是干什么嗎?”
“營銷的,我們沒有干什么違法的事。”
“營銷什么產品的?”
“不知道。”
“怎么來到徐州的?”
“網上聊天,網友介紹我來的,他說這里有機會。”
這名女生的話,在其他人身上也得到了證實。
40多人里,有30多人是通過網絡認識的,其他幾人是在火車或其他交通工具上認識的,對方均稱徐州這邊大學生好就業,有好多發展機會。
自認為是社會實踐
采訪中,我旁聽了民警對他們的審問,這些學生多半不承認自己參與的是傳銷組織,認為自己正處于創業的初期,正在進行社會實踐。
負責辦案的民警告訴我,這些人多數是大學生,理論知識有,但社會經驗不足,在識別非法傳銷組織上缺乏能力。在調查清楚的基礎上,民警將勸說他們回家,對經濟困難的學生,還會援助他們返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