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編譯原理 —— 編譯器各階段工作

        編譯原理 —— 編譯器各階段工作

        ——
        作者: 時間:2007-04-18 來源: 收藏
        1. 詞法分析

        詞法分析器根據詞法規則識別出源程序中的各個記號(token),每個記號代表一類單詞(lexeme)。源程序中常見的記號可以歸為幾大類:關鍵字、標識符、字面量和特殊符號。詞法分析器的輸入是源程序,輸出是識別的記號流。詞法分析器的任務是把源文件的字符流轉換成記號流。本質上它查看連續的字符然后把它們識別為“單詞”。

        2. 語法分析

        語法分析器根據語法規則識別出記號流中的結構(短語、句子),并構造一棵能夠正確反映該結構的語法樹。

        3. 語義分析

        語義分析器根據語義規則對語法樹中的語法單元進行靜態語義檢查,如果類型檢查和轉換等,其目的在于保證語法正確的結構在語義上也是合法的。

        4. 中間代碼生成

        中間代碼生成器根據語義分析器的輸出生成中間代碼。中間代碼可以有若干種形式,它們的共同特征是與具體機器無關。最常用的一種中間代碼是三地址碼,它的一種實現方式是四元式。三地址碼的優點是便于閱讀、便于優化。

        5. 中間代碼優化

        優化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將源程序翻譯成中間代碼的工作是機械的、按固定模式進行的,因此,生成的中間代碼往往在時間和空間上有很大浪費。當需要生成高效目標代碼時,就必須進行優化。

        6. 目標代碼生成

        目標代碼生成是的最后一個階段。在生成目標代碼時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計算機的系統結構、指令系統、寄存器的分配以及內存的組織等。編譯器生成的目標程序代碼可以有多種形式:匯編語言、可重定位二進制代碼、內存形式。

        7 符號表管理

        符號表的作用是記錄源程序中符號的必要信息,并加以合理組織,從而在編譯器的各個階段能對它們進行快速、準確的查找和操作。符號表中的某些內容甚至要保留到程序的運行階段。

        8 出錯處理

        用戶編寫的源程序中往往會有一些錯誤,可分為靜態錯誤和動態錯誤兩類。所謂動態錯誤,是指源程序中的邏輯錯誤,它們發生在程序運行的時候,也被稱作動態語義錯誤,如變量取值為零時作為除數,數組元素引用時下標出界等。靜態錯誤又可分為語法錯誤和靜態語義錯誤。語法錯誤是指有關語言結構上的錯誤,如單詞拼寫錯、表達式中缺少操作數、begin和end不匹配等。靜態語義錯誤是指分析源程序時可以發現的語言意義上的錯誤,如加法的兩個操作數中一個是整型變量名,而另一個是數組名等。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椒县| 调兵山市| 伽师县| 望都县| 静海县| 锡林郭勒盟| 阜平县| 安康市| 聂荣县| 昭平县| 察哈| 修水县| 邓州市| 普兰店市| 崇礼县| 右玉县| 鄂尔多斯市| 西乌| 平顶山市| 手机| 安国市| 库伦旗| 景德镇市| 仁怀市| 靖远县| 阜新| 南木林县| 墨江| 朔州市| 西乌| 嫩江县| 田林县| 藁城市| 象山县| 平潭县| 吉水县| 南宫市| 沐川县| 芷江| 济南市| 肇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