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談UWB的過去,進展和技術歸納

        談UWB的過去,進展和技術歸納

        ——
        作者: 時間:2007-04-02 來源:賽迪網 收藏
        超寬頻技術的發展歷程

            超寬頻技術的發展模式類似Wi-Fi一樣,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被歸類為軍事技術,但如今極有可能擴展至一般消費性產品領域。根據最新的美國聯邦委員會(FCC)的定義,超寬頻()系統的中心頻率大于2.5GHz,并具備至少500MHz的-10dB頻寬。頻率較低的系統必須具備至少20%的頻寬比(fractional bandwidth)。這些特性讓明顯異于傳統的電系統,以往的電系統的頻寬比不會超過1%或20MHz,例如像2.4 GHz的IEEE 802.11局域。

            UWB的歷史可回溯至60年代,當時發展的主軸為研究微波在面對時域脈沖所產生的瞬間行為。在Harmuth、Ross、以及Robbins等研發先鋒的努力下,UWB技術在70年代有重大的發展,其中大部份集中在雷達系統,包括穿地雷達系統。到80年代后期,該技術開始被稱為無載波或脈沖無線電。美國國防部在1989年首次使用「超頻寬」這個名詞,在當時UWB的理論與技術已經發展將近30年之久。自從1994年開始,美國大部份的UWB研發工作都是在沒有分類限制的狀況下進行。這種情況大幅加快研發的速度,業界對其商業化發展的興趣亦大幅提高。

            其中有2項發展激發商業界對這項技術的興趣,包括UWB系統可以與其它使用較高頻譜密度的系統并存,而且不會對其它系統產生干擾;另外FCC于2002年2月14日發布的02-48號報告與規范,定義各項并存規則,其中包括針對各種類型的UWB裝置制定電波發射限制。這套法律架構針對各種專利型UWB裝置立即開拓市場商機,長期而言,市場對標準型產品也有更強烈的興趣。

            由于UWB種類眾多,因此潛在的用途也相當廣泛。其中包括無線局域(WLAN)、個人局域網絡(PAN)、短距離雷達(例如汽車傳感器、防撞系統、智能型高速公路感測系統、液態物體水位偵測系統)、穿地雷達、以及應用在醫療監視與運動員訓練等領域的人體局域網絡。

            UWB的技術歸納

            由于FCC對UWB設定功率頻譜密度的限制,因此早期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傳輸距離約10公尺的無線PAN,其數據傳輸速度為110Mbps至480Mbps。如此高速的傳輸能力可輕易讓客廳中的娛樂系統(例如DVD、衛星/有線電視的視訊轉換器、電視屏幕、以及環繞立體聲音響)建立起多媒體傳輸的管道。

            此外,我們可輕易預見到包括數字相機、掃描儀、打印機、攝錄像機、以及MP3播放器等裝置,未來將能與消費性PC建立無線連接,讓配備有線型USB2.0或IEEE 1394接口的裝置擴增其應用價值,也許有一天會讓有線接入技術完全被淘汰。多個房間的應用模式亦是可能發生的場景之一,未來可能會運用多重轉接站的技術來克服10公尺的距離限制。

            UWB的調變范圍超過20%的頻寬比或500MHz,因此目前許多訊號產生機制就屬于UWB。包括直接序列展頻、極窄型脈沖(也稱為脈沖無線電)、正交分頻多任務(OFDM)。以上這些機制亦可以結合跳頻技術進一步擴大頻譜范圍,進一步掌握訊號處理的需求。所有這些技術的衍生版本都是根據IEEE 802.15.3a的無線個人局域網絡實體層標準作為基礎。

            直接序列UWB

            產生UWB訊號的一種方式就是透過展頻訊號碼傳遞信息位,這種系統被視為CDMA(分碼多任務存取)的極端型式。802.15.3a其中一項提案就是使用長度為24的三元碼(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安县| 雅安市| 乡宁县| 南投县| 合江县| 休宁县| 建水县| 茶陵县| 宁陕县| 安远县| 梁河县| 本溪市| 福鼎市| 饶平县| 邓州市| 和龙市| 香格里拉县| 毕节市| 佛教| 塔河县| 盱眙县| 阳谷县| 定南县| 牡丹江市| 庆元县| 罗城| 永善县| 临朐县| 孟连| 涟源市| 双鸭山市| 绥化市| 泸州市| 乌海市| 甘泉县| 石楼县| 宁远县| 乌拉特中旗| 观塘区| 万全县| 莱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