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UWB產品將上市 中國市場07年跟進
——
最先采用UWB技術的將是無線USB產品。同USB一樣,無線USB也是最先用于PC及外設,然后擴展到手機等便攜設備。產品形式開始是以配件出現,隨即將被集成到主產品中。在9月初北京舉行的2006年中國無線技術大會上,WiMedia聯盟陣營的Alereon展示了三款UWB芯片:AL4100 RF收發器、AL4200基帶處理器(BBP)和AL4300 MAC/BBP,AL4100和AL4200已經量產,AL4300可以提供樣片。其中,AL4200是與英特爾、NEC等擁有MAC的廠商配合,用于PC主機端,如即將上市的USB Dongle;而AL4300用于客戶端設備。該公司創始人暨CEO Eric Broockman介紹說:“Host MAC和客戶端MAC有很大的差別,Host MAC連接127個客戶端,比客戶端MAC復雜得多。”
由于無線USB采用了USB控制協議,方便了客戶研發和生產。Broockman指出:“我們有一個客戶,從拿到開發板到開發出產品,只花了三個星期,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的產品非常好,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重復利用過去的USB驅動等軟件,所以很快推出了產品。”
他還表示,盡管Alereon已經掌握了單芯片技術,但現階段單芯片方案并不是最好的選擇。由于目前全球各地的UWB法規還沒有最終確定,特別是中國的UWB法規還沒有發布,將RF和PHY芯片分開更為合適。RF要根據不同國家的頻率改變,但PHY可以不動。另外,從制造工藝來說,單芯片的成本和良率還不是最優。他指出,第一代產品將工作于3-5GHz頻段,而第二代將是雙頻段產品(3-5和6-8GHz)。
為了推動中國的UWB法規,在過去一年多來,Alereon通過向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SRMC)提供芯片與支持的方式,與信息產業部展開合作。針對UWB的干擾問題,Alereon首席技術官Jim Lansford博士表示,SRMC進行的測試表明,Alereon的UWB系統對UTMS或WLAN沒有影響,另外,對衛星C頻段的影響也可以忽略。Broockman指出:“中國市場取決于相關法規情況,預計2007年上半年,相關產品會在中國出現。Alereon正與許多中國無線USB設備的制造廠商(包括MP3播放器、移動硬盤和PMP等)展開合作。”Alereon目前在中國的代理商包括世平集團、益登科技和易達利科技。
對于中國UWB市場來說,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是,UWB頻段規劃可望在今年內發布。信息產業部無線電管理局副局長謝飛波透露說:“如果順利的話,爭取在年內發布RFID和UWB頻段規劃,這也是今年我們的工作目標。”
由于中國手機市場巨大,Broockman表示,無線USB在美國以PC為中心,在中國可能是以手機為中心,殺手級應用是朋友和同事之間利用對等的無線USB連接(On-The-Go),分享照片、音樂和視頻等多媒體文件。不過,In-Stat分析師李敏卻表示,無線USB在手機中的應用可能在2009年才出現,最初是那些高端多媒體手機和智能手機。他認為,目前已經有藍牙和Wi-Fi技術,手機暫時不需要無線USB這么強大的功能(480Mbps),而且USB OTG標準還需要長時間整合。
不過,由于USB的成功基礎和英特爾等大廠的推動,無線USB市場潛力巨大。但Lansford表示,對于UWB技術來說,無線USB只是一個開始,相同的故事還會發生在無線1394、藍牙3.0、Wi-Fi上。當然,他也不忘評論一下另一陣營的飛思卡爾:“對于低速應用,采用脈沖技術的DS-UWB更為適合;而WiMedia陣營采用和802.11a/g、cable modem、WiMax類似的OFDM技術,更適合高速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