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
        作者: 時間:2007-04-02 來源: 收藏

         

         

         

           是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 . 創辦于 1896 年、以南洋公學為前身的,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一個世紀以來,形成了“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求創新”的優良傳統和辦學特色,為國家培養了 10 多萬優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實業家、科學家、教授和工程技術專家,為國家的繁榮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著名校友有江澤民,以及陸定一、丁關根、汪道涵、錢學森、吳文俊、鄒韜奮、茅以升、蔡鍔、黃炎培、邵力子、王安等。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交大的校友有 180 多名;在國家 23 位“兩彈一星”功臣中,交大校友有 6 位。改革開放以來,一批較年輕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嶄露頭角。 
         
         


        交通大學在解放前已成為一所在海內外有一定影響的知名大學。建國以來,雖然經過了 50 年代的“院系調整”和“西遷”等重大變動,上海交大人“飲水思源,愛國榮校”,寸心不移。改革開放以來,率先在全國高校進行校內管理體制改革,使古老學府煥發出青春和活力。經過 20 多年來的不懈努力,學校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現已成為一所以堅實的理科為基礎,強大的

        工科為主干,管、農、文、法等學科具有特色,具有國內一流水平,并有較大國際影響的全國重點大學。通信與電子系統、船舶與海洋工程、自動控制、復合材料、金屬塑性加工等若干個學科已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光纖技術、系統工程等一批新興學科在國內具有重要地位。

          


        學校現設有船舶與海洋工程、機械與動力工程、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理學、生命科學技術、人文、國際與公共事務、建筑工程與力學、化學化工、管理、外國語、農業與生物、環境科學與工程、藥學、醫學、法學、媒體與設計學院、信息安全工程、軟件等 20 個學院以及塑性成形工程,體育等 2 個直屬系。建有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和技術學院。目前有 55 個本科專業, 18 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93 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146 個碩士點,還有工程碩士( ME )、工商管理碩士( MBA )、公共管理碩士( MPA )、法律碩士( JM )、臨床醫學碩士( MM )、農業推廣碩士等 6 個專業碩士授權點。有 16 個博士后流動站,涵蓋理、工、文、管、農、經、法、教育等 11 個學科門類。學校擁有工科物理、工科數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和生物技術等 4 個國家教學基地, 16 個國家重點學科, 9 個上海市重點學科, 9 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部委重點(開放)實驗室, 1 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 2 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教學設施先進,校園環境優美。除擁有古色古香的百年徐家匯老校區之外,還有布局合理、格調新穎、風景秀麗的現代化閔行新校區,另外還有法華鎮路校區、上中校區、七寶校區。校園面積約 202 公頃,校舍建筑總面積 84 萬平方米,固定資產 17 億元。圖書館藏書 229 萬冊,期刊 5360 余種,其中外文期刊 2100 余種,光盤數據庫 40 余種,網絡版數據庫 10 余種。學校在徐匯、閔行、七寶三個校區的圖書館建成了電子文獻檢索中心,并建成開通了連接五個校區的高速寬帶信息網。寬敞明亮的教學樓、設備先進的實驗樓、四人一間的大學生宿舍樓、現代化的體育場館、電子化的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網絡信息中心、教育技術中心等都為當代大學生提供茁壯成長的潤土和發揮聰明才智的舞臺。學校致力于現代教學手段的革新,建立了多媒體教室,在學生宿舍鋪設了電話線、網絡線、閉路電視線,把學校生活和整個世界聯系起來。

          


        學校不僅有治學嚴謹、學術造詣很深的老教授,還有不少富于創新精神、站在學科前沿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出類拔萃、充滿活力的青年教師。在 2000 余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 521 名、副教授約 757 名。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 8 名、中國工程院院士 12 名,博士生導師 413 名,國家“長江計劃”特聘教授 23 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22 名,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 11 名。

        學校形成了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從本科生到碩士、博士、博士后,以及工商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工程碩士等專業學位。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 23,906 名,其中本科生 14,397 名 , 高職生 1,355 名,碩士研究生 5,358 名、博士研究生 2,796 名。還有外國留學生 1,620 名,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 4,411 名,成人教育本專科學生 9,502 名,網絡教育本、專科學生 3,385 名。另有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員 203 名,自考助學班學生 998 名,每年進修培訓學生 7,000 名。學校按照 21 世紀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制訂新的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注重對學生個性、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交大學子不僅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賽、 ACM 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中國名校大學生辯論賽、英語演講賽等各類大賽中屢獲佳績,而且在籃球、游泳、乒乓球等體育項目中勇奪桂冠,同時在大學生交響樂團、學生藝術團等方面飲譽全球。

          

        按照國家和上海市規定,上海交通大學招收新生一律實行繳費上學。學校設立優秀獎學金和地區獎學金。畢業生在國家就業方針指導下,實行“雙向選擇”的就業辦法。

        學校始終瞄準高新科技前沿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近幾年來,每年科研項目超過 1500 項,科研經費突破 6 億元, 2001 年達到 6.28 億元。在科研項目中,直接面向市場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應用性課題超過 70% 。 2001 年,申請專利 194 項,授權專利 38 項;“九五”期間,上海交大科研共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 220 項。高清晰度數字電視系統、 MCFC 燃料電池、以 1mm 微馬達為核心器件的微機械、桑塔納轎車活塞生產線、別克轎車液力變矩器焊接生產線、 6000 米深海拖曳觀察系統、新一代高速全光通信實驗網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已經或可望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此外,在馬氏體相變、記憶合金、聚合物反應動力學、集成電路、計算機科學、凝聚態物理、理論物理、力學等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

          

        經國家科技部、教育部批準,“上海交大科技園”作為上海市第一家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區進行試辦。交大科技園由“慧谷”、“張江”、“敏谷”、“新華”等 4 部分組成,其中在交大徐匯校區周邊的“慧谷”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成為涵蓋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術等領域的科技密集區和高科技企業集聚地。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間的教育、科技交流與合作,與海外 2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 100 多所著名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與 30 多家跨國企業和研究機構建立了伙伴關系,共建聯合實驗室,合作培養人才,協力科技攻關。學校聘請了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曼德爾等 20 多位世界著名學者為名譽教授,聘請 100 余位知名學者為顧問教授。先后有海外重要政府首腦及部長代表團、著名企業及社會團體等 900 多批來賓訪問交大。我校每年選派優秀教師和學生出國講學、學習及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同時也邀請海外專家、學者來我校講學、交流。 2000 年,我校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簽署了共建上海交大機械學院的協議,從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計劃設置、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科學技術研究諸方面與世界名牌大學全面開展實質性合作。學校是“中國教育科研網”華東南地區的節點,通過計算機網絡,我校與海內外的聯系更為密切、便捷。

        上海交通大學決心在國家和上海市的重點支持下,抓住機遇,奮力拼搏,努力實現江澤民總書記對母校的殷切期望:“繼往開來,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學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學”。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成立于 1918 年,是國內最早開辦管理學科的學院之一。 1996 年,安泰國際集團出資與我校共建安泰管理學院。學院設有工商管理系、經濟與金融系和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另設系統工程研究所、人力資源研究所、交通運輸研究所、市場營銷研究中心和現代金融研究中心等 28 個研究機構。學院在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國際貿易學、金融學、旅游管理、會計學、農村經濟管理等幾個方向設有本科專業和碩士點,以及工商管理( MBA )專業碩士學位點,并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博士點及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學院設有顧問委員會,由上海市前市長汪道涵擔任顧問委員會主任。

           

        師生概況 學院現有教授 43 名(其中博士生導師 27 名),副教授 63 名, 45 %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現有本科生 2070 名,碩士生 316 名,博士生 353 名,博士后 20 余名, MBA 學生 1200 余名 ,EMBA 學生 300 名,各類短訓生近三千人。

        國際合作 學院與美國 MIT 斯隆管理學院、美國賓大沃頓商學院、美國華盛頓大學、加拿大 UBC 、新加坡南洋理工、德國康斯坦茨大學等 20 多所海外著名大學的商學院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每年選送幾十名學生到境外名牌大學進行互派交流,并有一定數量的外籍教師參與學院的教學活動。目前學院與國外合作的項目有:加拿大 UBC-IMBA 項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EMBA 項目、香港科大技術管理 MTM 項目等。學院在國際化辦學方面較有特色,并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1993 年學院在新加坡設立 MBA 教學點,并在 2002 年升格為新加坡研究生院,十年來為新加坡培養了 300 多名 MBA 畢業生。

        辦學設施 學院坐落于上海西區徐家匯上海交通大學法華校區,建筑面積逾 30000 平方米,近年來辦學軟硬條件得到了較大的改善,有多媒體教室 40 多間,占地 1100 平方米,藏書 40000 余冊,各類中外文期刊 2200 余種,并建有數字化圖書館。

        教科成果 學院的辦學水平在上海市高等院校管理專業中名列前茅,曾兩次獲得“上海市高校管理專業綜合辦學水平評估”第一名。學院注重科學研究,每年均有一批國家縱向和企業咨詢項目,先后承接和完成了包括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會 / 自然科學基金、國家“ 863 ”高技術計劃等重要科研項目。其中, 2002 年發表學術論文超過 400 篇,科研經費超過 600 萬,并獲 8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 項主任基金及 2 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出版各類學術著作和教材 20 余部。歷年來有近 40 余項成果獲得國家級或省部級獎勵。

        學生活動 學院注重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學生學術活動活躍,先后成立了上海交大 MBA 同學會、上海交大學生金融聯合會、保險協會、房地產協會、會計協會、SHINING協會、中路管理者協會以及證券金融論壇、證券金融界同學沙龍、發展論壇等,其中上海交大學生金融聯合會獲“上海市明星協會”稱號。

        為努力實現建設“國內領先、亞洲一流、世界知名”管理學院的戰略目標,今日的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正不斷爭創輝煌。
         

         



        關鍵詞: 上海交通大學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充市| 凤阳县| 平凉市| 上饶市| 苏尼特左旗| 双江| 贵港市| 黎城县| 英德市| 芒康县| 乐平市| 麻城市| 雅安市| 霸州市| 深州市| 栾城县| 大城县| 休宁县| 绥芬河市| 鄱阳县| 大洼县| 肃宁县| 拜城县| 华坪县| 建始县| 岢岚县| 革吉县| 威海市| 南宫市| 大新县| 虹口区| 旺苍县| 山西省| 西平县| 彰化市| 大庆市| 湘阴县| 玛沁县| 禄劝| 秦皇岛市| 利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