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革命?沒那么快
——
今年原本是Wi-Fi“融合”年。從2006開始,大量的移動電話用戶將最終能夠使用手機無縫地在蜂
窩電話網與提供高速Internet接入的Wi-Fi熱點之間漫游。手機制造商Motorola和網絡技術之王Cisco去年宣布了開發合并這兩種異構的網絡所需的設備的大膽合作項目。
而結果卻是,融合性并不存在。今年4月,Motorola和Cisco說,他們因來自打算銷售手機和相關設備的無線運營商不太熱烈的需求而“暫停”這一項目。2004年,咨詢機構Pyramid Research曾預測說,到2007年美國人使用Wi-Fi的數量將超過蜂窩網。但現在,Pyramid和其他研究機構已經修改了他們的預測。
對Wi-Fi的需求的確在增加,但增長速度顯露出減緩的跡象(如果只有暫時的話)。全球Wi-Fi接入點和路由器單位出貨量去年增長了53%,達到了4735萬臺,但咨詢機構ABI Research估計,2006年將只增加22%。為什么會出現增速下降呢?首先,一些企業購買者推遲Wi-Fi設備采購,等待新Wi-Fi標準的出臺,而新標準本身也面臨著延期。此外,競爭技術正贏得更多人的接受。
但MuniWireless.com10月底推出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在未來4年內,美國大城市將花費30億美元用于興建和運行無線網絡。
城市和地區政府將考慮使用Wi-Fi建造寬帶網絡的想法一點也不令人驚訝,因為目前在技術方面,并不需要昂貴的無線電許可照;同時,在市場上出售的筆記本電腦都可以方便地進入Wi-Fi網絡。另外,架設無線電發射設備和電線桿的成本要遠遠低于在道路下鋪設光纜的花費。
但這項技術并非沒有挑戰,在Tempe,Ariz等城市就已經出現了問題。Wi-Fi使用未經許可的頻段,其他無線電設備將對其產生影響。另外,覆蓋程度和安全性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盡管許多城市在研究部署城市范圍的Wi-Fi網絡,一些已經選擇了運營商興建網絡,但目前只有很少城市的Wi-Fi網絡正在發揮預期的作用。城市Wi-Fi市場的增長將取決于網絡能否如預期那樣運行和是否能達到當地政府官員所希望的效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