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西部首條8英寸芯片廠月底投產 年產值10億

        西部首條8英寸芯片廠月底投產 年產值10億

        ——
        作者: 時間:2007-03-23 來源: 收藏
          "我們的生產廠即將于本月底試投產,6月底實現批量生產。"成都成芯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芯公司")負責人近日對記者表示,中地區即將擺脫沒有廠的尷尬。 

          該成芯公司負責人稱,公司一期工程批量生產后,估計年產值將達到10多億元。 

          成芯公司由成都政府控股的兩家企業合資組建,并委托給中芯國際經營管理。成芯公司的整個經營團隊,主要來自于中芯國際在上海、北京、天津的晶圓廠。按照有關協議,中芯國際對成芯公司享有優先回購權。 

          業內把這個由地方政府進行前期投資,再將由中芯國際回購的投資模式稱為"成芯模式"。繼成都之后,"成芯模式"很快在武漢被復制。中芯國際隨后與武漢市政府達成類似合作,投資建設一條12英寸晶圓項目,該項目一期預計投資逾100億元。 

          盡管業界認為"成芯模式"存在一定風險,即由于項目前期全部由地方政府投入,如果合作失敗,中芯國際可能釜底抽薪。對此,成芯公司該負責人稱,雙方的合作至今很順利,這種擔心是多余的。 

          據了解,成芯公司還將擴大版圖。日前,成芯公司已經和日本最大半導體記憶體廠商爾必達簽定了備忘錄,爾必達將向成芯公  
        司轉讓一條8英寸晶圓生產線,用于成芯公司二期工程的建設。 

          中芯國際總裁張汝京曾稱,"成都很有希望發展成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第三極。"這其實也是成都市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定位。除了成芯項目外,重慶市目前正計劃與茂德公司合作建設另一座8英寸晶圓廠。 

          成都市高新區投資服務局相關負責人稱,目前國內晶圓制造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環渤海地區,聚集著6英寸以上的晶圓廠10余家。而成都正在致力于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第三極,集成電路產業目前已形成年銷售收入120億元的規模。預計幾年后,成都晶圓企業將增至3-5家,其周邊的材料、設備等配套廠商也會大量聚集。 

          目前,成都的IC設計企業,已從2005年的11家迅速增長到目前的50余家,包括科勝訊、富士通、松翰科技、華微和長虹旗下的四川虹微等,主要從事網絡通訊、智能家電、IC卡等消費類超大規模與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 

          此外,英特爾、中芯國際、友尼森、瑞特克斯、美國芯源等半導體封裝測試項目已經相繼投產,封裝測試廠的規模在國內僅次于上海及周邊地區?! ?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州市| 湟源县| 绍兴市| 丘北县| 九寨沟县| 新建县| 托里县| 凌海市| 那坡县| 盈江县| 庆安县| 乐陵市| 高要市| 钦州市| 内江市| 北流市| 玉溪市| 修文县| 西充县| 景德镇市| 平乐县| 东台市| 旅游| 建水县| 永丰县| 厦门市| 南开区| 遵化市| 普格县| 昌图县| 永福县| 沙湾县| 莱西市| 汶川县| 海兴县| 进贤县| 梧州市| 昆明市| 玛纳斯县| 建湖县| 木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