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用于智能生物辨識解決方案
2004年7月A版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只需您用手指輕輕一觸就可激活家里的安全警報,本地ATM只需掃描您的虹膜就可讓您取錢,而不必插入取款卡或輸入PIN密碼,這會有多么方便。如果只需您的聲音、指紋、虹膜或視網膜信息作為身份的唯一認證源,您就有權使用您所有的帳戶,這又會是多么方便!
在不久的將來,密碼與PIN號碼將成為過時的認證與證明身份的方法——這種方法經常導致假冒問題,甚至不時被證明是不安全的。我們通過增強的技術處理工作可獲得其它方法,由此,我們現在要討論一種更智能化的解決方案:生物辨識法。
生物辨識學是測量并以統計數字分析生物數據的科學,它將個人生物特征用于身份確認。指紋、虹膜掃描、視網膜掃描、聲波紋、簽名、手印與面部特征等是部分最常用的人體生物辨識類型。
生物辨識認證方法的核心由影象處理與模式匹配或細節對比算法構成。數字信號處理器 (DSP)可處理電子傳感器(如攝像機、指紋傳感器、麥克風等)生成的電信號,有助于推動生物辨識領域的革命。可編程DSP的架構適合實施復雜的數學算法,可有效解決上述系統的所有處理需求。
DSP在生物辨識市場有明確優勢,在生物辨識系統的開發與采用中發揮關鍵性作用。基于 DSP 的系統提供內在的精確度,并可實現影像改善增強,這就降低了誤差率,提高了精確度。DSP的可編程性實現了在多種應用中靈活重復使用設計,并可根據應用的安全需要調節誤差閾值。目前 DSP的高性能也意味著它能實現比基于其它架構的嵌入式系統更快的認證速度。就便攜式生物辨識設備(如手持警用掃描儀、無鍵輸入系統、移動通訊設備等)而言,DSP的低功耗對電池壽命至關重要。同時,由于基于 DSP的系統具有嵌入式輸入/輸出功能,因此在需要與其它設備進行互聯方面也具有優勢。個人或商業保險柜以及門禁(door-access)模塊等低成本系統也將受益于DSP。由于它實現了設計的重復使用以及快速上市,因此能夠獲得較低的總體系統成本。而這又反過來有助于為經濟實惠的智能安全系統發展市場。
指紋認證開發工具
我們不妨以生物辨識的指紋識別部分為例來加以說明。該領域近幾年來都在穩步發展,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PC制造商就將其作為登錄計算機的一種方法,原因是密碼常常丟失。為了簡化指紋技術開發,并為生物辨識與認證產業的廠商創造更多機遇,TI于今年 7月宣布推出業界第一套指紋認證開發工具(FADT)。TI的解決方案基于 DSP,它使得設計人員能夠評估并開發新一代指紋識別技術。設計人員可使用基于DSP開發入門套件的指紋傳感器擴展板,該板與其它組件結合形成靈活而完整的開發環境,實現指紋識別。由于DSP的精確性,于是需要安全保障的終端設備 OEM 廠商能夠快速而低價地向市場推出其解決方案,提供獨樹一幟的產品。舉例而言,TI 的 FADT 由于入門級設計人員和經驗豐富的設計人員均能使用,并可與各種開發板與工具無縫工作,因此成為目前較靈活的選擇之一。
數家公司在推進生物辨識技術的工作中都取得巨大進展,并獲得市場機會。目前,基于TI的DSP開發指紋生物辨識解決方案的部分領先廠商包括:AuthenTec、Bioscrypt以及 Idencom等。
總而言之,基于DSP的嵌入式生物辨識系統將有助于降低成本,促進新式應用的推出,而不會影響性能與可靠性。生物辨識技術的未來會實現經濟實惠、方便而可靠的用戶認證形式,隨著嵌入式生物辨識系統的開發與采用,這將成為現實。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投資于生物辨識技術解決方案,DSP的潛力將充分發揮,并為設計人員提供各種靈活的選擇,幫助其簡化工作,提高效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