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測溫汽車電子熱潮

        測溫汽車電子熱潮

        作者: 時間:2004-10-10 來源:電子經理世界 收藏

        測溫汽車電子熱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3405.htm

        (小封面)




            6月10日,摩肩接踵的觀眾把北京國際車展變成了一個大眾游樂園。在這些潛在消費者對最新的車型和技術嘖嘖贊嘆的時候,締造這些技術的部分廠商正在隔壁一座會議廳發表演講。這場由《電子產品世界》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的“汽車電子技術應用高級研討會”,吸引了微芯科技、ACTEL、摩托羅拉、國家半導體等著名汽車電子制造商,更吸引了300多名國內汽車電子行業內的廠家和研究人員。
            

            據賽迪報告統計,2003年我國汽車電子市場已經達到550億元的規模。預計到2005年我國汽車需求將超過550萬臺。按電子產品價值含量25%至30%折算,汽車電子產品市場規模大約可達2500億元至3000億元。

            然而,如此巨大的市場留給國內汽車電子企業的份額不過30%——如果不計算合資企業,我國企業在汽車電子市場上的占有率就少得無法計算了。盡管家電企業中的海爾、廈新,軟件企業中的東軟,通信企業中的普天,汽車配件企業威明等,都已經涉足汽車電子行業,但由于受到各種條件限制,我國汽車電子企業的發展還十分緩慢,多從事附加值較低的產品生產,如汽車音響等,競爭力明顯不足。正如這次高級研討會的格局一樣,國際廠商是站在臺上的主角,而多數國內企業還只是臺下的觀眾,正在尋找著分得一杯羹的方式方法。

            與會專家指出,汽車電子產品作為整車的配件,其主要客戶是汽車生產企業,而我國汽車生產企業都是以合資企業為主,國外的汽車廠家有固定的配件廠商,產業鏈條十分完善,國內汽車電子企業很難進入這一市場。另一方面,汽車電子產品往往要從整車設計環節就開始進行規劃,但是國內汽車企業沒有自身的設計能力,外資企業在設計整車時往往不會考慮與國內企業合作。

            困難重重,可是發展卻是不容等待的硬任務。IT和汽車研究領域內的專家們對于中國汽車電子業的發展提出了自己建議:首先,從政府角度講,一是應盡快組織力量,制定汽車電子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在試點基礎上形成全國性的汽車電子發展思路。二是汽車電子作為產業,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法規和政策作保障,制定既符合WTO規則又能促進本國汽車電子產業發展的法規和政策體系。特別是要制定安全、節能、環保方面的有關條例,為汽車電子提供法律保障。三是抓緊制定國際合作總體思路,協調推進整車與汽車電子的國際合作,扶持并加強本國汽車電子產業鏈建設。而從企業角度講,整車企業應通過股權融合或生產協作,與汽車電子企業加強合作;應建立并加強產業聯盟,制定比較嚴格的、又適合我國國情的油耗、排放和安全等行業標準,避免同行業低水平重復競爭;優勢汽車電子企業應通過聯合、并購、重組等,發展成為專業化的強勢企業。

            在本期專題中,您將看到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全球汽車電子巨頭的中國計劃以及本土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通過這些報道,希望給那些身處或關注中國汽車電子業的讀者一些新的信息和參考。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谷县| 吴忠市| 高邑县| 兴城市| 高清| 丰原市| 吉首市| 四子王旗| 云南省| 玉树县| 司法| 成都市| 古交市| 喀什市| 民县| 田东县| 白银市| 新干县| 鸡西市| 南召县| 绥阳县| 安化县| 颍上县| 青阳县| 收藏| 汝城县| 青浦区| 栾城县| 会同县| 舟山市| 乡城县| 新沂市| 吉隆县| 化州市| 鄢陵县| 文化| 长寿区| 镇原县| 涞源县| 翼城县| 安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