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Gartner:全球40% 半導體廠商將于十年內消失

        Gartner:全球40% 半導體廠商將于十年內消失

        作者: 時間:2004-09-20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市場權威研究機構日前指出,半導體業的競爭已因數以百計的廠商介入而變得十分激烈。然而,在今后的十年內,目前市場上40%的廠商有可能會退出該領域。

          最近,在 Dataquest于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半導體業高峰會上,分析員指出,將有五大發展趨勢引起該行業內的巨變。

          這些趨勢分別是器件集成度的增加(摩爾定律)、生產規模的擴大、市場重點由業務向消費者的轉移、服務供應商作用的加強與新型重大技術的突破。

          五大趨勢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是器件集成度的增加。其優點在于能加快芯片速度、降低功耗、增加單塊芯片功能、減低系統成本以及縮小終端成品體積。

          Gartner新興技術和半導體部副總裁兼首席研究官Jim Tully指出:“隨著設計的復雜化,以及成本、系統和靈活性的日益提升,今后有能力供應芯片的廠家數勢必減少。截止到2003年,半導體廠家數一直穩步上升,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120家增加到了近550家。然而,在未來十年內,半導體業界將經歷重大整合。”

          第二大趨勢是,半導體生產成本及規模持續上升。建造廠房變得非常昂貴,因而目前的大部分廠商將負擔不起下一代晶圓廠的建設。

          Tully表示:“大型成本昂貴的廠家若要生存,就必需達到顯著的經濟規模,即需要大量生產芯片,尤其是要在標準化環境下大批生產標準芯片。在完成針對特殊應用的制造后,這些芯片將被定制。這就會引起廠家數目的減少。與此同時,芯片的價格卻不會被抬高,因為這是一個資金密集的行業,而且競爭極為激烈。”

          第三大趨勢是消費者市場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到2013年,50%以上的芯片銷售將針對消費者的設備市場。廠家所面臨的一大挑戰是消費者市場的不可預測性,它會因流行和時尚而發生變化,所以很難把握住消費者究竟想要什么。

          Tully稱:“消費類市場一向銷量較高,整體市場規模較大。然而,消費類產品的利潤空間很小,個別產品類型的價值更是出奇地低。而且,由于器件集成,每個應用采用的芯片數目也減少了,相關應用的利潤也因此放緩。”

          以往,很多半導體產品的生產是各自獨立的,而如今的業界必須認識到,服務供應商的角色變得日趨重要。更多的設備通過互聯網或局域網進行互連,讓服務供應商能夠對產品進行升級及供應內容等服務。

          Tully表示:“在很多分類市場,服務將比銷售更能獲得收益。這樣,服務供應商將在電子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取得支配地位。很多時供應商還能夠決定產品的品牌,并左右電子設備的設計及生產。”

          創新技術從一開始就是半導體產業的推動力,并將繼續推動該行業的發展。這些新技術中有不少在已有基礎上循序漸進地開發出來,但個別的技術突破將有革命性影響力,能對整個行業有重大而不能預計的影響。這些技術包括噴墨打印流程、發光多聚合物、碳納米管、分子晶體管及蛋白質DNA邏輯等。



        關鍵詞: Gartner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台县| 隆安县| 张掖市| 宜川县| 辛集市| 甘谷县| 合作市| 绥德县| 阿荣旗| 密山市| 仙游县| 巴南区| 思南县| 凤凰县| 京山县| 内黄县| 滨海县| 大冶市| 鄂尔多斯市| 梁河县| 崇阳县| 岳阳县| 化隆| 汉寿县| 西乌珠穆沁旗| 德江县| 丹东市| 祁连县| 宁安市| 施甸县| 吴桥县| 沾化县| 宝应县| 江北区| 轮台县| 江城| 长海县| 双鸭山市| 五家渠市| 内丘县|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