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頂盒與一體機共推數字電視產業發展
——
機頂盒功能相對簡單,只是短期的過渡型產品
2006年12月底,全國數字電視用戶達到約1000萬戶。為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有線電視數字化,北京市將采取先行試點、再全面鋪開的方式開展整體切換工作。試點社區內按時交納有線電視收看維護費的注冊用戶將免費配置一臺基本型機頂盒,原收看維護費不變,不預收全年基本收看維護費。2007年春節前,北京數字電視用戶將達到40萬戶。
目前有線
電視用戶使用的機頂盒都是基本型數字機頂盒,基本型數字機頂盒的主要功能還是數字電視接收器,主要是解決數字電視收看的問題,但要真正實現交互功能和開展增值業務,不僅有線網絡需要進行雙向網改造,而且用戶還需要另外購買交互型數字電視機頂盒和購買相應的CA卡。近幾年國內機頂盒市場最多的還是以滿足整體轉換需求的基本型有線電視機頂盒和衛星機頂盒。計世資訊(CCW Research)分析認為,目前市場上的免費盒子功能都比較簡單,只是短期的過渡型產品,不能充分使用運營商提供的點播等增值服務,它只能解決數字電視整體轉換過程中的燃眉之急,不能實現真正意義的數字電視。
數字電視一體機存在兼容性問題,但仍是未來發展主流
所謂“一體機”,也就是將數字接收、解碼與顯示融為一體,數字化完成及模擬頻道關閉后,“一體機”就應叫數字電視機。“一體機”就是把高頻頭機頂盒內置到電視機中,人們在觀看數字電視時,不再需要另外購買機頂盒,直接打開電視機就能收看到數字電視節目,這是目前西方發達國家普遍采取的方式。實現一體機技術并不難,但至今中國推廣一體機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各地數字電視運營商所采用的有條件接收格式不同,市場割據嚴重,導致眾廠商無力配合眾多運營商。不同地區數字電視系統存在巨大差異,各地運營商均使用不同的CA(條件接收)系統,加之各處的信號碼流存在不規范之處,一個全國性的市場被活活分割成幾百個板塊,因此,數字電視一體機首先遭遇的難題便是,與各地有線電視信號系統存在兼容性問題。
數字電視一體機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與普通電視相比,數字電視一體機明顯增加的成本只有CAM卡的價格(每張在150-200元),而單個機頂盒的價格在400-600元之間。對于一戶多機的用戶而言,一體機的成本顯然更低。在全球數字化浪潮的大背景,一體機已經成為全球數字電視產業共同的發展方向。計世資訊(CCW Research)分析認為,在中國國內市場,隨著國家數字電視傳輸標準的頒布,以及2008年數字奧運的臨近,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從產業環境上,一體機都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例如以康佳為代表的國內整機廠商,提前布局,康佳投放國內市場的32英寸數字電視一體機,采用了新一代CRT電視作為載體,擁有16∶9寬屏顯示,是目前市場上第一款批量上市的16∶9寬屏數字電視一體機。國內整機廠商整體謀動,將全面打通國內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鏈條,加速推進國內數字電視產業的發展。因此數字電視一體機雖然存在兼容性問題,但仍是未來發展主流。
機頂盒解決存量市場,一體機解決增量市場,二者互為補充
數字電視成為2007年我國音視頻產業關注的重點,信產部將主推機卡分離模式。構筑數字電視產業鏈條的主要包括整機廠商(即彩電制造者)、芯片商(即CAM卡制造者)和電視運營商(即電視節目信號提供者),如今,前者發力卻沒有主導權,后者掌握話語權卻各自為陣,于是數字電視產業化的進程在磨合中步履遲緩。
計世資訊建議,數字電視轉換的重點在于應形成一個盈利的產業鏈模式。在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初期,可主要采取機頂盒解決存量市場需求的解決方案,解決現有的有線電視用戶轉換問題,在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初期,可主要采取一體機解決增量市場需求的解決方案,解決新購機用戶轉換的問題,二者互為補充,雙方分線推進,機頂盒與一體機共同推進數字電視產業發展。預計未來10年內,將徹底完成數字化轉換。目前,國內電視機年銷量約3000萬臺以上,如果有20%是一體機,則意味一年將多增加600萬一體機用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