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TCL的婚姻能像小米美的一樣甜蜜嗎?
就在今年上半年,TCL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東生還發表過“樂視電視有三大軟肋”、“我也看不懂樂視的模式”等言論,但短短幾個月后,在一場18.7億人民幣的資本游戲后,這對昔日對手宣布“喜結連理”。
12月11日,TCL發布公告,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TCL多媒體與樂視網控股子公司樂視致新簽訂了《股份認購協議》(以下簡稱“協議”)。
根據協議安排,樂視網通過樂視致新在香港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投資2,267,525,000港元(約18.71億人民幣),以6.5港元/股的價格認購TCL多媒體新股348,850,000股。
本次投資完成后,樂視網將通過樂視致新持有TCL多媒體約20%的股份,并向TCL多媒體提名2名董事。
盡管TCL與樂視的這場資本聯姻讓外界頗為意外,但事實上雙方合作也并非無跡可尋。

在今年9月底的TCL新品發布會上,TCL董事長兼CEO李東生(微博)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表示,與樂視、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相比,傳統家電企業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和缺陷,轉型存在一些困難。“在這個過程中,要自我否定很多東西,打破原有固有思維的禁錮。”
而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取決于自身的開放程度。“所有的服務的單位包括無線的TCL終端,一定要有開放的心態,”“未來歡網非TCL終端用戶會達到50%以上。”
對于TCL會有多開放的問題,李東生回答,“未來甚至可能和樂視會有合作。”
TCL新品發布會兩個多月后,TCL和樂視的聯姻真正落定,再次印證了市場競爭中沒有永遠的敵人。
客觀來看,這場聯姻是一場雙方互取所需的聯姻。
TCL轉型需要互聯網伙伴
轉型已經成為傳統家電行業的一大關鍵詞,TCL也不例外。在轉型的大背景下,TCL牽手樂視的邏輯非常明晰。
對紅利出盡的家電行業而言,一個悲觀的事實正籠罩上空:整個家電市場已經觸及了難以繼續向上的天花板。
從今年半年報來看,TCL多媒體電子業務收入同比下滑4.22億。宏觀經濟不景氣、家電刺激政策退出以及互聯網企業在傳統家電門口氣勢洶洶的進攻,共同蠶食了家電企業的市場份額。
互聯網、智能化成為家電企業轉型的兩大熱詞,已經頗有成績的互聯網企業,則成為家電企業競相模仿的對象。
去年,TCL提出“智能+互聯網”與“產品+服務”的雙+戰略,希冀通過發展智能終端、提供互聯網服務,嘗試轉型的可能。在電視業務上,TCL聯手愛奇藝、海信和11家互聯網視頻簽約,模仿互聯網電視進行內容生態布局。
根據TCL公告提供的數據,當前TCL通過歡網和全球播觸達超過2000萬的電視用戶,在智能電視生態布局上,TCL有自主運營的家庭電影院線、教育、智能epg、應用商店、大數據業務等。
但與樂視大舉投入內容不同,TCL的內容來自合作伙伴,內容聯盟相對脆弱。而在用戶運營這一課題前,老牌家電廠商TCL仍是一個新學生。
此前,美的與小米聯姻所取得的成果,或許能夠給家電廠商提供正向反饋。在轉型的大背景下,TCL選擇在智能電視領域戰績較佳的樂視也就不難理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