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虧損2.4億 傳統電視企業TCL的破局之道在哪?
換句話說,在未來,家電不僅僅是一個終端產品,還應該是一個服務的入口。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也將從淺層次的買賣關系,轉變為持續提供一連串服務的關系。比如,用戶買了洗衣機,之后可以通過洗衣機的屏幕買洗衣液,從而形成新的消費習慣和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3703.htmTCL集團給出的答案是:以用戶體驗為核心。
“對現在的消費者來講,智能電視,智能手機不是簡單的傳統概念。除了看電視、講電話之外還有很多應用服務。”TCL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央廣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就搭建一個平臺,把各種應用服務通過這個平臺整合給我們的用戶,讓他們體驗到最流暢的服務。”
“我們不像一些互聯網應用公司,用各種方式盡量把消費者綁在他的應用服務里。”上述TCL負責人表示說,TCL搭建了一個開放的平臺,把各種應用服務放到平臺中,讓消費者自己去選擇。各種應用開發服務的提供商通過這個平臺給用戶提供服務,用戶在平臺里面得到多樣性的服務,讓消費者感覺更加有價值。
傳統模式已被顛覆互聯網時代應該“怎么玩”?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彩電業的顛覆者并非來自于內部,而是互聯網企業。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的“電視”不再是“電視機”,小米與樂視都是賣后臺服務,采取的都是長尾效應來獲取盈利模式。
自2013年以來,以樂視、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相繼進軍彩電市場,不僅引發了電視的智能化變革,且發展勢頭愈演愈烈,已經影響到老牌彩電廠商的地位。樂視和小米等企業之所以在彩電業取得現有成績,除了利用粉絲效應和擅長市場推廣外,主要在于抓住了用戶的消費痛點,一個是硬件價格低,另一個就是隨時觀看影視劇。前期通過虧本賣電視撈用戶,用戶規模提升后,通過服務收費、廣告收費等方式來補貼硬件虧空,當用戶規模增長到一定程度時,則可以實現盈利。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公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1-6月份,全球彩電總銷量達到9792萬臺,其中智能電視的總銷售量高達4019萬臺,占據了41%的份額。而在中國市場,智能電視的占比則更高。據國內權威市場調查機構中怡康推總數據,智能電視引領國內家電智能化發展之路,上半年市場份額達82.2%。
互聯網電視的出現與發展,也徹底顛覆了傳統電視的生態模式:從內容的制作、發行渠道到營收模式,在互聯網電視時代都有了新的玩法。打造火爆超強的IP,獨家首播模式,會員付費,版權分發等諸多結合內容的生態玩法不僅讓內容的制作進入了良性循環,還打造出了卓越的互聯網電視用戶體驗。
在如今這個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時代里,“單打獨斗”的模式顯然已經遭到挑戰。這點在彩電行業中也正逐漸體現:僅僅集中于硬件或軟件都會受制于人,而僅僅擁有內容也難以找到平臺入口,布局全產業鏈已經得到業內的共識。
“加強基礎技術平臺及用戶系統、UI運營、垂直應用、內容整合的研究開發,為用戶提供信息通訊、家庭娛樂、健康生活、智能家居的全方位解決方案以及行業互聯網領域的系統解決方案,TCL將以此為目標和前進方向。”TCL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