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基礎知識 > 擺鐘原理

        擺鐘原理

        作者:李雪 時間:2015-11-30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導讀:在現代生活中,幾乎很少見到擺鐘的身影了,但是早些年前大多數鐘都是擺鐘,擺鐘的實現其實是蘊含著一定的物理知識的,本文就為大家詳細介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3588.htm

        一、- -簡介

          擺鐘,英文名稱為astronomical clock,是1657年基于單擺定律制造的一種時鐘,通過擺錘控制其它器件,使得鐘可以走的快慢均勻。

        二、- -結構

          擺鐘主要由走時部分、打點部分、指針部分和打點控制部分四部分構成。

          走時部分包括頭輪、二輪、三輪、四輪、擒縱輪、擒縱叉、擺錘組件等。其中,頭輪用于為走時部分提供能源;二輪、三輪、四輪都是傳動輪;擒縱輪與傳動輪結構大致相同,由輪軸、輪片、銷輪構成;擒縱叉用于接過擒縱輪并送出去;擺錘組件指的是擺錘、擺桿及掛擺裝置。

          打點部分包括打點條盒輪、打點二輪、打點三輪、打點四輪、打點五輪和風輪。打點三輪上有一個星角輪,當輪系轉動時使得打點軸上的抬止桿不斷地抬起落下,使得錘頭敲擊音簧發出聲響;風輪主要用于調節輪系轉動速度。

          指針部分包括分輪、跨輪和時輪。

          打點控制部分包括二角凸輪、十二角凸輪、扇形齒、抬閘杠桿、開關杠桿、撥齒凸輪等。由于擺鐘每隔半小時打點一次,整點敲擊的次數必須與時針指示的時刻相同,因此它的打點必須由走時來控制。

        三、擺鐘原理

          擺鐘主要是基于單擺原理來完成工作的,即不停地進行重力勢能與動能之間的相互轉化。當擺鐘位于最高點時,其重力勢能達到最高而動能為零;隨著擺鐘位置的下降,重力勢能轉換為動能,直至到達最低點時動能最大而重力勢能為零;之后又反向升高,由動能轉換為重力勢能,直至最高點時重力勢能最高而動能為零;之后擺鐘下降重力勢能再次轉換為動能,進行上述兩步的循環。由于空氣阻力的影響,其最大擺動高度會逐漸降低并最終停在最低點處,因此,為了要保證擺鐘的持久性和穩定性,需要為其提供能量。

          擺鐘原理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1、鐘擺周期的電子校正



        關鍵詞: 擺鐘原理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武安市| 台南县| 鹿邑县| 桐梓县| 河曲县| 勐海县| 穆棱市| 互助| 平湖市| 巩义市| 乌鲁木齐市| 商南县| 盱眙县| 新干县| 云阳县| 原阳县| 镇康县| 江孜县| 昌吉市| 自治县| 周至县| 梅州市| 株洲市| 尉氏县| 偏关县| 宝鸡市| 温州市| 尚志市| 兴业县| 德化县| 英超| 洛宁县| 勃利县| 万州区| 八宿县| 宿州市| 彭州市| 泾川县| 卢龙县|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