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設計應用 > 藍牙技術所面臨的問題

        藍牙技術所面臨的問題

        作者: 時間:2001-06-15 來源: 收藏

        油泵,遙控汽車,冰箱,曲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18.htm

        球賽,手機,手提電腦,掌上電腦有什么共同之處呢?那就是藍牙

        懷疑這一技術的人們會爭辯說到目前為止那還只是個概念。但去年12月在美國加州San Jose召開的藍牙開發者會議宣稱藍牙不止是承諾,將開始推出產品。

        100多個廠商在藍牙開發者會議上興高采烈地展示了他們的產品。其中有些能一直工作,有些則時好時壞,還有的僅僅提出了策略和概念,卻沒有值得夸耀的成品。但有一點是一致的:這項技術的參與者都懷著巨大的熱情,因為藍牙最終將標準化并改變全社會的工作方式。

        瑞典Ericsson公司發展了藍牙技術,并以北歐國王Harold Bluetooth為之命名。而Harold則是統一了斯堪的納維亞的著名君主。

        藍牙使用不須(頻率占用)許可證的波段,短距離內通過無線連接傳輸無損聲音和數據。使用藍牙技術的器件不需要電纜連接。藍牙特殊興趣小組(SIG)1998年成立。它的2074個成員公司共同制定該技術的公開標準。該委員會的主導公司包括3COM,愛立信(Ericsson)IBM,英特爾(Intel),朗訊(Lucent),微軟(Microsoft),摩托羅拉(Motorola),諾基亞(Nokia)和東芝(Toshiba)

        第一代藍牙器件使用2.4千兆自由頻段進行通信,其范圍達30英尺(7.6米)。而將來第二代藍牙的標準,802.11B,將使通信范圍達到300英尺(76米)。

        盡管藍牙最初只是作為一種替代電線的簡單技術,但它在許多產品開發上的巨大潛力已被發掘出來。這包括玩具,游戲,打印機,手機,汽車,手表,儀器和幾乎任何想得到的設備。

        承諾和挑戰貫穿于20世紀90年代。整個社會都相信當下一個千年到來時,世界將是無線的,自動化的,彼此相連的。而藍牙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技術。公司則希望在2000年推出使用藍牙技術的產品。但是,當前仍在用電線連接到Internet,廣大用戶所期待的移動商務,設備間的無線通信和許多其它承諾的便利就象產品本身一樣發展緩慢。

        藍牙產品出現延遲的部分原因在于IEEE802.xx標準中關于互用性的內容,以及它和諸如Home RF(家用無線技術),WAP(無線應用協議)等競爭技術之間互用性的問題。因為藍牙的目標是實現無線器件(和具有相似能力的設備)之間的彼此通信,所以如果一個產品不能和其它具有藍牙功能的設備或使用競爭技術的設備進行良好的互操作,那么將它推向市場是沒有好處的。

        我們正致力于把它做好,而不是做快。藍牙委員會的主要發言人,英特爾體系結構部副總裁Frank Spindler談到:互用性上面臨的難題在預料之內。

        藍牙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必須得到工業界的采納,承認,并將該技術應用到儀器、設備和網絡中。但除非有足夠多的消費者對藍牙有需求,否則制造商是不會加入進來的。而在擁有實際的藍牙產品之前,懷疑者會一直持非常謹慎的態度。

        根據Cahner's In-Stat Group的報告,2000年是藍牙技術飛躍發展的一年,已有產品在年內出現。公司進入生產階段,并開始進行產品的一體化研制。Cahner's還預計2001年藍牙產品將轉入大批量生產。如果報告正確,藍牙技術將會更多地轉向用CMOS工藝來實現低成本,高嵌入的快閃存儲器(FLASH)和只讀存儲器(ROM);采用主處理技術和單片集成技術。這一年將生產出更多的產品。

        Ericsson稱從2000年向2001年過度之際,第一波產品會出現,包括手機用適配器;筆記本和臺式機用的適配器和PC卡;提供商業用戶的集成有藍牙通信模塊的高端移動電話和筆記本電腦,藍牙耳機,無繩電話,手提電腦和PDA等。

        許多公司都準備在今年推出具有藍牙功能的設備,從而構成了藍牙的第一波產品。其中之一是3COM公司計劃發布的PC卡。PC卡連接筆記本電腦和其它諸如手持設備、移動電話等有藍牙功能的產品。它能實現日程同步并和其它設備進行數據庫連接。另一個計劃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產品是AXIS9010藍牙接入點,它是一種通過藍牙接入Internet的方法。

        到目前為止,我們主要看到藍牙在筆記本電腦,手提電腦和蜂窩式電話上的功用。它還能應用到其它許多方面。下面是幾個在實際中應用藍牙技術的例子。

        藍牙技術的應用之一是培養優秀的運動員。瑞典律勒歐科技大學EIS實驗室教授Jerker Delsing和Jonas Thor開發出無線個人局域網(PAN),對曲棍球運動員進行實時監測。它將運動員的動態圖像,統計數據,對話和實時物理數據傳送給場地內外個人無線設備。物理數據包括脈搏,呼吸,加速度和圖像顯示等,由具有藍牙功能的傳感器來監測。第一套擁有這一技術的實用系統已經起用。

        藍牙應用的另一個實例是遙控汽車。Sigma Comtech介紹了一種用具有藍牙功能的操縱桿來無線控制的汽車。輸入指令從操縱桿傳送到計算機,由其產生控制信號并發送給汽車(同樣使用藍牙技術)。這一平臺還可以在工業應用中使用。

        無線MP3播放機也在發展中。數據從計算機硬盤上無線傳輸到MP3播放器中。用藍牙技術對數據打包,任何想要的文件都能通過無線方式獲得。

        藍牙的未來發展幾乎是可以確定的。它的最初應用主要在手機市場。先期使用藍牙技術產品的人大部分是商務旅行者和移動工作者。初始產品的價格對他們而言是比較高的(3Com的PC卡的價格是119美元)。

        最終,具有藍牙功能的器件對消費者而言將便宜下來。目前使用的芯片集在15美元左右。到2004/2005年預計會降到5美元。

        Cahner's預測,到2005年將有14億個藍牙產品。那時的最大市場是數字移動電話。接著是計算機及外圍設備,PC卡,適配器和耳機。大量普及階段將在2006年。到2010年后藍牙產品才會處處存在。

        2000年看到了合格的,能工作的藍牙產品。那怎樣才能保持藍牙繼續發展呢?

        工廠必須找出使產品間有高度的兼容性和互用性的方法。它們必須致力于產品本身而不是采用的技術,給出消費者實際想要的東西。

        3Com's公司的Steve Wylie在會議上著重闡明藍牙發展要遵循三個法則——性能優越,深入普及,盡善盡美。消費者在公共場所考慮安全性、通用性,超前的互用性,如果藍牙要想成功,它必須提供這些性能。

        現在人們在注視和等待。而到2010年,那時人們回顧現在的感覺,就象現在人們想到Internet一樣:在沒有這些設備時,他們在做什么呢?

        藍牙會議上的發言人,IBM著名的工程師, John Karidis說:“對于所有這些產品,我們只有一點是確定的,并不是所有的產品都會成功。”

        “我們需要反饋,”他說,“總結教訓來繼續前進。”■ (王自強)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邑县| 繁峙县| 新乡市| 涿鹿县| 筠连县| 呼图壁县| 贵定县| 寿阳县| 沅江市| 芦山县| 宕昌县| 湟中县| 绥阳县| 梅河口市| 龙山县| 丽江市| 安阳县| 牡丹江市| 保德县| 剑川县| 衡阳市| 于都县| 澄城县| 云梦县| 大洼县| 柞水县| 沅陵县| 宁夏| 甘泉县| 林州市| 彭阳县| 萍乡市| 大理市| 调兵山市| 许昌市| 西林县| 炎陵县| 新津县| 营山县| 沙坪坝区| 叶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