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設計應用 > 元器件選型之安規電容篇

        元器件選型之安規電容篇

        作者: 時間:2015-10-07 來源:網絡 收藏

          讀者可能會奇怪,為啥選型還不把所有電容都列進去,而只把單獨列出呢?這是有原因的,因為電容太復雜,種類太多,其失效機理和關注的參數因用途、工藝特點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所以,做個細分是很必要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0983.htm

          有個最典型的失效機理是低壓失效。從安規的角度來講,都喜歡把余量留得大一點,這樣即使設計上有點缺陷,也不會器件故障,竊以為!恰恰相反,殊不知,物極必反,哲學規律在此得到充分體現。

          低壓失效的典型癥狀:1實際應用電壓遠低于電容的額定耐壓值,一般在額定值的10%以下;2濕熱實驗或潮濕預處理后電容會失效;3從濕熱實驗和潮濕預處理后,進行高熱實驗或電路板烘烤,電容會恢復正常;4或者將失效電容從電路板上拆下,兩端加較高點壓,額定值的60%-75%左右,電容的性能會恢復正常。

          如果您用到的電容遇到了類似現象,基本上可以初步確診為低壓失效的可能了。那原因何在?

          電容的兩個極片中間有介質,然后被殼體將電容極片、介質進行封裝,事實上,封裝的殼體不會100%的致密,就給潮氣滲入提供了可能。舉例,耐壓在50V的,潮氣滲入了,在電容兩端加5V電壓的時候,附著在介質上的潮氣就成了一個漏電流通道,但因為電壓低,這個漏電流并不很大,通路阻抗上產生的熱量也并不大,不足以將水汽加熱蒸發掉,但破壞電容的儲能特性是足夠了。于是,電容失效了。

          后面,高溫實驗就好理解了,高溫下水汽蒸發,漏電流通道不復存在,電容恢復正常;如果加高壓,導通阻抗仍維持不變,隨著電壓的升高,漏電流勢必增大,增大的漏電流在導通阻抗上就會產生較大的熱量I2R,這個熱量也會導致潮氣蒸發,結果也是電容漏電流逐漸變小,直至恢復儲能功能。

          因此安規電容選型的耐壓指標絕對不能余量留得太大,這是選型時容易出現問題的一個關鍵點。至于其他指標,比較常規,就不羅嗦了。

        電容相關文章:電容原理


        關鍵詞: 安規電容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翼城县| 台北县| 枝江市| 任丘市| 吴江市| 府谷县| 柳河县| 中西区| 许昌市| 中宁县| 寻甸| 砀山县| 望城县| 罗山县| 苍溪县| 扎囊县| 平凉市| 共和县| 沙坪坝区| 定安县| 泰安市| 日照市| 牡丹江市| 诸暨市| 东港市| 微博| 丽江市| 涟水县| 卓尼县| 莒南县| 和政县| 潮安县| 新营市| 五莲县| 黔西县| 咸阳市| 武平县| 沙洋县| 郸城县| 长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