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市場分析 > 科技媒體四小龍崛起: 虎嗅很年輕 此時上市為哪般?

        科技媒體四小龍崛起: 虎嗅很年輕 此時上市為哪般?

        作者: 時間:2015-09-30 來源:百度百家 收藏
        編者按:營收千萬左右,到底為什么估值三億呢?大家都懂得,作為媒體來說客觀事實遠比實際價值更重要,然而此次虎嗅上市多半要帶動一批新媒體上市潮。

          傳統媒體日薄西山 新媒體達不到無縫連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0862.htm

          926萬收入,只剩下66萬凈利潤,中間860萬哪里去了?按照披露,它的業務成本達到400萬(廣告、線下活動、整合營銷三塊),還剩下460萬。

          是一家很輕的公司,其所謂資產也就一些辦公設備。這余下的460萬,估計全部砸在人員薪資上了。披露說,到2015年5月,他們有員工37人。

          460萬平攤到每個月,也就是38萬。30來人的隊伍(姑且算14年虎嗅有30人),在北京消耗38萬真不算什么高薪。——你得考慮三金、繳稅之類。

          到了2015年,5個月內虎嗅稱它拿下了565萬收入,利潤情況達到了78萬。凈利潤率提高到超過了10%的水平。中間487萬元,有262萬是三項業務成本,余下225萬,月均45萬,37人——還是很低。

          上述計算,并沒有計算虎嗅每個月可能支付的稿酬。不過,這部分錢并不多。辦公折舊也是個數字,但同樣,不是大數字。

          可能會出現的數字是營銷傭金——也就是給營銷案子達成的關鍵中間人的好處費。這個東西上不得臺面,但的確是長久以來的陋規。傭金率提到10-15%,都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

          問題是虎嗅如果有這部分支出,它記在哪里。可能記在廣告發布、線下活動、整合營銷的成本里,也有可能記在人員費用里。這完全看怎么做帳了。

          我覺得計入業務成本可能性很大,因為人員費用實在是很低了,再包括傭金支出,未免太可怕。

          虎嗅很年輕 還在探索新模式

          從虎嗅目前的經營情況來看,并不是一家特別賺錢的公司,凈利低嘛,整體員工薪資水平貌似非常苦哈哈。它也缺少規模效應和指數增長苗頭。就目前數字來看,很難得出結論:未來,它的成本上升會大幅低于收入上升。

          虎嗅非常像一家營銷公司,而不是媒體公司。如果真被認為是一家營銷公司,那可就真是一個悲劇:連產品都沒了。

          即便是媒體公司,看著也像是傳統媒體類型:做大覆蓋然后賣廣告賣整合營銷——慚愧,我一個科班出身也算混過營銷界的,至今沒搞明白廣告怎么就可以和整合營銷并列,望有人可以教我。



        關鍵詞: 虎嗅 Techweb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托克托县| 石林| 定边县| 义马市| 平泉县| 河南省| 永胜县| 泾川县| 岳普湖县| 沿河| 大兴区| 兴隆县| 姚安县| 商城县| 辛集市| 毕节市| 资中县| 兴义市| 汾阳市| 丰顺县| 榆中县| 左云县| 应城市| 陆川县| 永善县| 彭水| 铜山县| 涡阳县| 万山特区| 黄浦区| 荆州市| 巫山县| 绵竹市| 汉寿县| 金山区| 剑川县| 田阳县| 濉溪县| 宜都市| 沿河|